陕西日报2010年3月11日报道:(记者 张锦国 鲁明智 王雄 艾永华)3月10日凌晨1时54分,榆林市子洲县城关镇石沟村发生一起山体滑塌灾害,初步核实44人被掩埋。截至下午18时,16人获救,10人遇难,仍有18人被掩埋。目前,搜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据此回答题。按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分,山体滑塌属于( )
A.气象灾害 | B.地质灾害 | C.海洋灾害 | D.生物灾害 |
此次发生滑塌灾害地区所属的自然灾害多发区是( )
A.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 | B.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 |
C.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 | D.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
“沙尘暴”是下列哪种现象( )
A.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
B.自然环境因素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
C.社会环境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共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
D.人类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影响 |
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最协调的时期是( )
A.50万年前 |
B.3 000年前 |
C.20世纪初 |
D.20世纪70年代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06年,在国际“花园城市”评比中,苏州入选国际“花园城市”。近几年来,苏州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集中整治城市环境,建设了大量的公共绿地,城市整体面貌进一步发生变化。从2000年到2004年末,4年新增公共绿地1 300公顷,人均绿化面积从5.43平方米上升到12.15平方米,苏州园林的修复和保护进一步完善。苏州在全国重点城市环境排名中进入前10名。
(1)苏州市从2006年参选的25个城市的角逐中脱颖而出,最终捧杯。这说明( )
A.人类对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关系
B.先发展经济,再治理污染,后保护环境
C.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优化是密切相关的
D.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2)国际“花园城市”评选有着“绿色奥斯卡”的美誉,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相当重视这个评选。那么,在争创国际“花园城市”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在下列可供采取的相应措施中,正确的有( )
①植树种草,大力发展城市绿化 ②优化道路设计,保障车辆通畅 ③实行垃圾分类,化废为宝,综合利用 ④市区禁止汽车鸣号,控制噪声 ⑤使用无铅汽油,逐步淘汰燃油助动车 ⑥市郊农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⑦整治城区河流,减少污水排放 ⑧加强环境管理,公布空气质量日报
A.①⑥ B.②③④
C.③④⑤⑦ D.①②⑤⑧
(3)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所以,保护环境十分重要。下列解决环境问题的几条思路,你认为最重要的是( )
A.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应该走边发展边治理之路
B.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走先发展后治理之路
C.环境效益突出,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发展经济的地位之上
D.地球自身有充分的自我调节能力,任其发展,顺其自然
关于自然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均有亚热带硬叶林带 |
B.热带雨林带只分布在赤道附近的纬度范围内 |
C.热带草原带在非洲分布最广 |
D.热带季雨林带在中国有分布 |
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带,自西向东呈现出荒漠——荒漠草原——草原——森林的更替,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 )
A.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 | B.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 |
C.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 D.沿经线方向的分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