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通过立法规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目的是
A.克服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
B.争取工人支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
C.加重对工人的剥削 |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
蒋廷黻说: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其中“争所不当争”是指
A.五口通商 | B.协定关税 |
C.治外法权 | D.公使驻京 |
1895年恩格斯指出:“当俾斯麦不得不实施普选权,我们的工人立刻就认真地加以对待,把奥古斯特·倍倍尔选进了第一届制宪帝国国会。从此以后……他们就一直这样使用选举权,并成了世界各国工人的榜样。”材料表明恩格斯
A.批判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专制的本质 |
B.主张利用《德意志帝国宪法》开展合法斗争 |
C.指责俾斯麦推行虚假民主 |
D.揭露德意志帝国的军事专制特点 |
1871年帝国议会议员通过公开的直接普选产生。议员作为整个帝国人民的代表并不服从某一特定团体的特殊指示……帝国议会每年由德皇召集。联邦议会在得到德皇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解散帝国议会。下列说法符合这些规定的是
A.帝国议会的行政权力非常广泛 |
B.帝国议会具有专制主义的典型特征 |
C.联邦议会对帝国议会拥有支配权 |
D.帝国议会有立法权但皇帝有否决权 |
下表为1854年美国国会议案表决情况,该表主要反映了
赞成的议案 |
非赢利志愿协会公司(10项) |
公立学校(15项) |
社会改革(监狱、收容所改革等) |
反对蓄奴制 |
商业公司(49项) |
共和党 |
71% |
68% |
66% |
82% |
77% |
民主党 |
37% |
47% |
41% |
10% |
39% |
A、两党势均力敌
B、两党在奴隶制问题上矛盾尖锐
C、两党分歧缩小
D、共和党在选举中占据全面优势
1875年,法国共和派要求在宪法中明确写上“共和国”字样的议案被保皇派否决后,提出了一项宪法修正案:“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该议案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由此可见
①保皇派复辟的道路就此在法律上被阻断
②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③共和政体是保皇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
④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