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来,中国多地持续的大雾天气使得“PM2.5”这一陌生的专业术语,成了民众口中的热词。国家环保部2011年11月16日对外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次征求意见稿) 》,首次明确了PM2.5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收到的各类反馈意见表明,公众普遍赞成将PM2.5纳入标准。12月30日,环境保护部审议并原则通过这一标准。
(1)公民积极参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制定反映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4分
同学甲了解到,一台PM2.5监测仪器大约要花费二三十万元,一年的运营维护成本近5万元,一个监测站常年运行下来成本很高,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立即开展PM2.5的监测还有一定难度。同学乙认为在全国推广PM2.5的监测,也意味着大量监测仪器的上马,相关生产企业也将迎来一个较大的市场机会。应当尽快在全国推广PM2.5的监测工作。
(2)请你站在同学甲或乙的立场上,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论证该观点。6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Z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变化

年份
工资性收入
家庭经营收入
转移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
1990
32.6
6.5
0.5
0.4
1995
31.4
65.7
1.1
1.8
200
40
53.9
2.3
3.8
2005
43.3
49.3
3.3
4.1
2012
48,6
37.8
4.5
9.1

注:工资性收入主要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家庭经营收入是指农村住户以家庭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筹划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财产性收入是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带来的收入。
材料二 z 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的规定,出台了该市土地流转的实施细则,要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杜绝强制流转等违法行为.保阵农民的收益权利;把土地流转与促进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结合起来。实现了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l)揭示材料一中图和表蕴含的经济信息。( 8 分)
(2) 结合材料二,运用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等流转? ( 12 分)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以下为部分国家法律条文摘要:税务机关应当根据有关机关的决定、意见书,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将应收的税款、滞纳金按照国家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和税款入库预算级次缴入国库。——《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提高产品质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对产品质量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引导、督促生产者、销售者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组织各有关部门依法采取措施,制止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保障本法的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分析材料一中所涉及的相关市场主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坚持依法办事的意义。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解放思想的理论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刚要》指出,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立足当代中国实际,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推进文化创新,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
材料二 201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断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目前,我国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已经超过2万亿元,今后还要断续增加,必须把这些钱用好,让人民满意。要进一步深化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上述要求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哲学启示。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的理由。
(3)我国在文化发展战略上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大力发展公共文化外交,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努力寻求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之路。结合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阐释我国在文化发展战略上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方针的正确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广东与江苏部分经济数据比较(表1)
表1 2012年广东与江苏经济数据比较(部分)

指标
广东
江苏
GDP总量(万亿元)
5.7
5.4
GDP增长率(%)
8.5
10.1
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2.3
5.1
恩格尔系数(%)
38.4
36.4
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
2.8:1
2.5:1

说明:江苏是近年来东部经济崛起明星;广东在目前的全国经济转型升级中,积极先行先试。
材料二广东在对外开放中走上了富裕道路,因此有可能陷入经济学家所说的“比较优势陷阱”,即现有外贸有利可图形成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阻碍。有权威人士提出,广东必须继续突出外向型经济的优势,要到海外投资办企业。
材料三目前,到东盟设厂成为广东乃至全国众多企业的好选择。中国与东盟个别国家在南海岛屿问题上存在一定对立。但是,中国与东盟多数国家彼此互有需要,关系是友好的;彼此同属第三世界,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在经贸方面互利互惠,在农业和环保科技方面有很多双边交流合作,都希望在世界多极化中处于有利态势;中国政府一如既往发展与东盟的友好外交关系。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略指出广东经济发展的方向。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广东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提措施。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简述我国会怎样处理与东盟的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流动人口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渴望与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强烈期盼改善工资待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等状况。从社会管理的视角看,引导人口有序迁移,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是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亟待解决的课题。
用经济生活中促进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如何应对流动人口的期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