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
|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
|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议会负责 |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
1945年12月成立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董事长由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兼任,下属85家企业几乎囊括了纺织业的所有部门,享受着低息贷款、官价外汇、低价美棉等政策。1947年公司上交财政及税利达4378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3.2﹪,并将部分盈利充作军用。该公司的经营()
| A.导致民营纺织业的发展困难 |
| B.使官僚资本的膨胀受到抑制 |
| C.促进了国民政府统治的日益巩固 |
| D.得益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
有研究表明,在抗战爆发前夕,中国民族工业在劳动力组织上不但盛行着由工头招工的包工制,还存在着把农村来的男女儿童包养起来的养成工制,以极低代价收买农村失业男女的包身工制,以及工场手工业式的家庭工制等。这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
| A.仍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
| B.仍然是传统手工业生产方式 |
| C.无法避免官僚资本的压迫 |
| D.管理水平高于在华外资企业 |
1934年,国民政府公布《合作社法》,规定合作社是“依平等原则,在互助组织之基础上,以共同经营方法,谋社员经济上之利益与生活之改善”的团体,它是不同于公司的另一经济组织形式。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标志着封建剥削制度被彻底废除 |
| B.有利于国共合作开展全民族抗战 |
| C.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初步建立 |
| D.反映了国民政府规范市场经济体系 |
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由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这说明()
| A.租界当局拥有制定交通规则的权力 |
| B.交通规则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
| C.上海交通领域出现了最新科技成果 |
| D.上海交通开始与西方近代文明接轨 |
阅读《主要近代技术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该表反映了()
| 技术门类 |
西方发明 |
上海 |
重庆 |
| 铁路 |
1825年 |
1876年 |
1934年 |
| 电报 |
1835年 |
1871年 |
1886年 |
| 电话 |
1876年 |
1882年 |
1912年 |
| 电灯 |
1881年 |
1882年 |
1906年 |
①近代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②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逐步加强
③西方技术的传入加快中国近代化进程
④中国吸收西方文明的速度逐步加快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