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初,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缅甸的目的是( )
A.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 B.开始对日发动局部反攻 |
C.解救被日军包围的数千名美军 | D.迫使日本方面两线作战 |
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有学者认为这是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契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A.政权发生更替 | B.社会形态转变 |
C.国力对比变化 | D.文化途径迥异 |
下图是宋代苏轼的书法作品《黄州寒食诗帖》。她问世于苏轼被贬黄州,仕途受挫的1082年。《黄州寒食诗》通篇跌宕,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这一作品()
A.工笔重彩,线条流畅纵情 |
B.笔画详备,气象端庄浑厚 |
C.雅俗共赏,字形斜正交错 |
D.结构严整,笔画平直稳重 |
下表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时期 |
秦汉 |
魏晋南北朝 |
隋唐 |
宋金 |
元 |
明 |
清 |
高层政区 |
州 |
道 |
路 |
行省 |
布政司 |
省 |
|
统县政区 |
郡 |
郡 |
州 |
州 |
路、府、州 |
府、直隶州 |
府、直隶州 |
县级政区 |
县 |
县 |
县 |
县 |
县 |
县 |
州、县 |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C.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列宁说:“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 这里的“退到国家资本主义”重点是指
A.进一步发展国营经济 |
B.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同步发展 |
C.恢复和发展私营经济 |
D.国家政权积极干预国民经济 |
巴黎公社曾经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来经营。这一做法
A.开经济国有化政策的先河 |
B.是建立工人阶级政权的尝试 |
C.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继承 |
D.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