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和大臣养士成风,并起用士人辅政为官。《墨子•尚贤》载:“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从制度建构角度看,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知识分子受到统治者重视 | B.士人的评价标准为贤良方正 |
C.国家竞争实力取决于士人 | D.贵族政治开始转向官僚政治 |
近代以来,欧美一些国家都通过各种方式确立了各自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下列法律文献确立民主共和政体的是()
①美国1787年宪法②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
③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④法国1875年宪法
A.①④ | B.①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比较下列两图,两种制度的最本质区别在于()
A.左图反映了中国的民主,右图反映了美国的民主 |
B.左图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民主,右图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 |
C.左图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右图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
D.左图的官员都是任命的,右图的官员都是民选的 |
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则更多的反映出()
A.共和主义色彩 | B.自由平等色彩 |
C.专制主义色彩 | D.民主主义色彩 |
翻开美国历史,包括克林顿在内,共有9位美国总统曾在国会被提案弹劾,它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遵循的哪一原则()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B.天赋人权 |
C.分权与制衡 | D.人民主权 |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
A.总统 | B.国会 |
C.联邦法院 | D.首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