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就明确宣称占领日本的终极目标是“确保日本今后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不再成为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然而,随着美苏冷战全面展开,国际形势的骤变,美国对日政策也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从遏制转为扶植,培植强有力的日本政府,重新武装日本。促使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转变的原因主要有
①日本处于美苏两大势力圈的交点,战略地位重要
②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遏制中国的国际影响
③蒋介石政权的垮台,打破了美国以中国为基地称霸亚洲的迷梦
④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认为日本可以发挥防波堤的作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近代思想家王韬在论述铁路作用时说,“国家于有事之时,运饷糈,装器械,载兵士,征叛逆,指日可以集事”,他认为铁路的主要作用在()
A.调运快捷 | B.连接中外 |
C.资源开发 | D.经济交流 |
下图是中国近代时期一张老照片,从中体现发生变化的社会生活领域是()
A.服饰 | B.建筑 |
C.通讯 | D.婚礼 |
下图系福建省档案馆馆藏文献,对此分析认识正确的是()
A.能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原因 |
B.国货因物美价廉受到大众普遍欢迎 |
C.提倡国货运动是福建首先倡导推动 |
D.国货与洋货在市场上存在激烈竞争 |
1866年,左宗棠设立了福州船政局。它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造船厂与法国商定合同,五年内由他们监造大小轮船16艘,并训练中国学生和工人。对福州船政局认识正确的是()
A.是私人投资的民族工业 |
B.是中国第一家军事工业 |
C.推动福建地区工业化水平 |
D.便利西方对中国经济入侵 |
近代西方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放一系列的通商口岸,这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自然经济发展 | B.卷入西方世界市场 |
C.推动了商品化进程 | D.传播新式生产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