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C 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恐怕是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最好的印证。对以上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A.阐述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B.尽管全球化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这一趋势是无法改变
C.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
D.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

亚太经合组织和欧盟的成立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诞生,直接表明了

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B.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强
C.世界经济格局多样化趋势加强 D.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合作领域不包括

A.取消贸易壁垒 B.保护知识产权 C.可持续发展方面 D.关税同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