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南宋初的《陈旉农书》指出:“种莳之事,各有攸序。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序,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这表明

A.适时耕种能保证农业生产计划的完成
B.只有勤于稼穑才能保证比较好的收成
C.南宋时期我国农业技术达到巅峰水平
D.作物种植要因地制宜,灵活安排农事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时,赫鲁晓夫提出在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①赫鲁晓夫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 ② 在经济建设上急于冒进
③ 提出的目标不切合实际 ④ 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0世纪30年代,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巍的售价仍然是1卢布。这种现象体现的经济政策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 新经济体制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知道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根据这一思想,列宁进行了一下探索
①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② 新经济政策 ③ 提出工业化方针 ④ 实行农业集体化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③④

1921年苏俄的粮食播种面积只有9030万公顷,比1920年少690万公顷,只及其1913年的85%。此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生产地积极性 B 国内战争使农业生产形势日益恶化
C 新经济政策的推行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D 苏俄工业化发展,工业反哺农业所致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的“三次高潮”,它的不同点是()

A.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B.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C.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厉限制
D.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但又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