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傲然挺立的碉楼,淡雅素洁的外墙,白石兀立的房顶,家家户户插着羌字旗,披着羌红,挂着羊头骨……震后重建的传统的羌寨民居建筑是

A.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B.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C.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D.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公益广告《读书-主持人篇》2014年4月下旬在央视各频道播出。阅读,是要让真正的阳光住在心里。阅读,让内心强大,勇敢面对抉择与挑战。在书中,不仅有眼前,更有诗和远方。白岩松、张越、李潘、郎永淳、欧阳夏丹、月亮姐姐以自己的真实感悟向观众传递“读书”对于生活的意义。强调阅读是因为()
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②读书是个人成长的根本动力
③人的文化素养能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
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出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公开课程,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有力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慕课的出现及发展表明现代信息技术()
①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②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③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④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主席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时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之所以要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嵌在学生脑子里,是因为这()
①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②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在增强民族精神品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④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民族情感最集中的表达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下列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培育民族精神能够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
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于中华文化建设之中
③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民族精神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不断丰富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中国好声音》在制作技术和传播规律上学习西方,在精神内涵上强调中国文化、中国人的情感,传播当下社会的“中国梦”、“中国力量”,向社会传递了巨大的“正能量”。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充分吸收外来文化
④文化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