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在北京举行。会议最后一天高票表决通过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这表明人大行使
A.决定权 | B.立法权 | C.任免权 | D.监督权 |
经云南省政府批准,省人社厅下发通知,决定自2015年9月1日起调整提高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增幅超10%。对这一举措理解正确的是
①使初次分配更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
②引导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③旨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
④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央行决定自2015年8月26日起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第三次降息。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将导致
①储户实际收益减少,降低居民消费需求
②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③居民存款利息减少,引导投资方式多元化
④降低金融机构筹资成本,增强金融机构盈利能力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纯天然、无污染、健康的有机绿色食品深受大众青睐,然而不少市民却充满了矛盾,由于其价格高,只能望而却步。材料中
①“高价格”的根本原因是企业使用了创新的技术
②“深受青睐”说明市民的消费理念发生了变化
③“充满了矛盾”表明商品两个基本属性之间的对立
④“望而却步”说明居民的消费最主要受收入影响
A.②③ | B.①② | C.①④ | D.③④ |
下图蕴含的哲理有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④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首提经济“新常态”,11月两次再提“新常态”并要求全社会要适应“新常态”。所谓经济“新常态”,就是指在我国三十年经济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后,现阶段及今后相当长时期保持7.5%左右的增速。新常态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客观,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小题我国经济发展的变化体现了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在一定条件下事物处于绝对的运动中,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③发展是事物前进和上升的变化和过程
④规律是客观的,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习惯于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社会,必须适应“新常态”。这主要是因为
①认识必须随客观实际变化而变化,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