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所示为科学家利用番茄叶细胞和马铃薯叶细胞杂交培育“番茄—马铃薯”植株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③过程完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中,使细胞分离开来的酶是__________。
(2)过程③在化学药剂________的作用下会发生细胞融合;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与植物细胞不相同的是________。
(3)过程__________属于脱分化,过程__________属于再分化,细胞发生分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4)过程⑤⑥⑦的细胞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其培养时选用的材料通常是分生组织,原因是__________。
(5) 若番茄细胞内含A个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含B个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内_______个染色体;若采用杂交育种方法成功的话,得到的后代含_____个染色体,必须用_____________来处理幼苗,才能得到可育的番茄-马铃薯,其中含有_____个染色体。这两种方法相比,体细胞杂交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20世纪初,科学家用植物细胞杂交方法,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了番茄和马铃薯杂种植株,如下图,其中①-⑤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过程②的技术是________,在此之前使用________酶处理细胞以除去细胞壁。如果将已除去细胞壁的植物细胞放入等渗溶液中,细胞是何形状?____。过程②如放在神州四号飞船上则更易进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过程③密切相关的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为_________。
(2)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其中过程④相当于________,过程⑤涉及的分裂方式为________。若利用此技术生产治疗癌症的抗癌药物;紫杉醇(红豆杉细胞含有的成分),培养将进行到___(填字母编号)。
(3)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含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内含____条染色体;若杂种细胞培育成的“番茄-马铃薯”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叫____。
(4)如果形成c细胞的a、b细胞都是番茄细胞,那么更简单的得到番茄植株f的处理
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a、b依次为小鼠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那么该方案的目的是____________。若将该方案用在SARS的研究和治疗上,则从理论上讲c细胞的制备可采用____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____细胞的融合。如果分析出了所产生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则可采用________方法,以________为原料合成出该SARS抗体的基因。

(8分)〔生物—现代生物科技〕
科学家设法将生长激素基因导人其它生物体(细胞)内,从而获取大量的生长激素,
应用于侏儒症的早期治疗,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采用的方法是,过程②之前需用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
(2)过程③需事先对大肠杆菌用处理,使其处于感受态,接着
完成转化过程。
(3)过程④动物细胞培养中使用的工具酶是,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相比,动物细胞培养液中通常需加入
(4)过程⑤一般先将生长激素基因导人奶牛的,然后进行,再进行胚胎移植,生下转基因牛犊。

(8分)〔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生活中有许多微生物技术的应用,请分析回答:
(1)家庭酿酒时先将米煮熟,其目的是。冷却到30℃后才能加酒药的原因是。如果时常开坛盖取酒,不久酒就会变酸,其原因是
(2)腐乳制备过程中,豆腐相当于微生物生长的,豆腐变为味道鲜美腐乳的原理是,写出制作腐乳的实验流
程:
(3)在制作泡菜过程中,主要起作用的微生物是,欲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使用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溶液检测,泡菜溶液会出现玫瑰红色。

(18分)根据要求回答基因与染色体、遗传规律、伴性遗传等方面的问题:
(1)某试验动物正常体细胞中有28条染色体,雌雄异体。下图是科学家对其一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测序结果,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黑毛与长毛两个基因是否为等位基因?,该染色体上的基因能否全部表达?,原因是
②欲测定该试验动物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应测定条染色体中的DNA分子。
(2)假设该试验动物鼻的高矮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为高鼻,Bb为中鼻,bb为矮鼻。长耳与短耳受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C、c表示),只要有一个C基因就表现为长耳。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高鼻短耳与矮鼻长耳两个纯种品系杂交产生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现型有种,其中高鼻长耳个体的基因型为,占F2的比例为
(3)若该试验动物黑毛与白毛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1与a1,A2与a2)
控制,且含显性基因越多颜色越深。现有黑毛与白毛两个纯系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
出现了黑毛、黑灰毛、灰毛、灰白毛、白毛五个品系。
①F2中,黑灰毛的基因型为
②在下图中画出F2中黑毛、黑灰毛、灰毛、灰白毛、白毛五个品系性状分离比的柱状图。(请在答题卷指定位置作答)。

(4)该试验动物属于XY型性别决定。D、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是隐性可致死基因(导
致隐性的受精卵不能发育,但Xd的配子有活性)。能否选择出雌雄个体杂交。使后代只有雌性?
。请根据亲代和子代基因型情况说明理由
(5)正常温度条件下发育的试验动物,长毛(N)对短毛(n)为显性,这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即便是纯合长毛(NN)的,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培养,长成的成体却表现为短毛。现有一个短毛个体,如何判断它的基因型是否属于纯合的nn?请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结果分析。
方法步骤:
结果分析:

(15分)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种子从萌发到幼苗形成再到发育成为成熟植株,在分子、细胞、个体水平上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对小麦的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为了研究小麦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应选择根尖分生区处于有丝分裂期的细胞进行观察,找到分生区的依据是
(2)图甲为小麦叶肉细胞中的一种生物膜及其所完成的一个生化反应。①、②和③三种物质中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的是[ ]。该生物膜上还能产生ATP,该处产生的ATP的
作用是

(3)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乙是在浓度一定、环境温度25℃、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分析:
①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C点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叶·小时(用吸收量表示)。C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是。依此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可采用
具体措施提高小麦产量。
②请在图乙中用虚线绘出环境温度为30℃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

(4)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能够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光增强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促进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请自选实验用具完成以下实验以验证紫外光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生长状况及高度均相同的小麦幼苗若干,平均分成两组。
第二步:对照组;实验组
第三步:观察两组幼苗的高度并
预测实验结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