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里开展“读书交流会”,请根据下面的资料,向同学们推荐柴静所写的《看见》这本书。
要求:①把下面有关《看见》内容的介绍,改写成一段推荐文字。②字数不得超过80字(包括标点符号)。
附:《看见》内容摘要
《看见》是央视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其个人成长的告白书。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屡遭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真实地记录了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所以该书从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下面是一幅名为“海市蜃楼”的漫画。请用简要的文字描述画面的内容(不超过40字),并用一句话概括漫画的寓意。(4分)
中国南极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的命名都带有一定的意蕴,请根据背景材料说明“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命名为“中国南极昆仑站”的原因。
背景材料:我国南极内陆考察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高程4087米,是南极冰盖的核心区域,年平均气温约零下50多摄氏度,被认为是地球上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此考察站是我国继在南极建立长城站、中山站以来,建立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
下面是一份有关尝试回忆效果的实验结果材料,试根据这个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时间分配 |
16个无意义音节回忆百分数 |
5段传纪文回忆百分数 |
||
立刻 |
4小时后 |
立刻 |
4小时后 |
|
全部时间诵读 |
35 |
15 |
35 |
16 |
1/5用于尝试回忆 |
50 |
26 |
37 |
19 |
2/5用于尝试回忆 |
54 |
28 |
41 |
25 |
3/5用于尝试回忆 |
57 |
37 |
42 |
26 |
4/5用于尝试回忆 |
74 |
48 |
42 |
26 |
从表中数据的纵向对比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条带有普遍意义的识记规律,即
(20个字以内) 用于尝试回忆的时间越多,背诵效果就越好。
(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下面连环漫画的要旨: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2008年5月5日,高中毕业十年的万敏、刘眉舒等十余位同学相聚。晚上,大家去看望当年的班主任张老师。为给老师一个惊喜,还故意不事先联系。到了张老师家,房门紧锁。一打听,张老师正出差。遗憾之余,大家公推万敏给张老师写了个便条:
张老师
我们十多个同学于毕业十年后小聚。感念老师您当年的教诲,相约到您家中拜访,遗撼的是您居然公事外出。学生之情,一时难以言说。我们约定,待您回来后再来看您。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学生:万敏、刘眉舒等
以上便条在五个方面有错误,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