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时期,有广阔的海外市场,这主要是由于( )
A.英国制定了发展海外贸易的政策 |
B.新航路开辟为英国对外贸易提供了条件 |
C.英国的商品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 |
D.英国获得了广阔的殖民地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民主化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当时,“政治民主化”体现在权利分配标准发生的变化,即( )
A.扩大民主权利 | B.打破贵族世袭特权 |
C.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 | D.实现雅典民主政治 |
1990~2006年,中国累计参加联合国14项维和行动;2000年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2001年底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表明新时期中国()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B.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D.发展与美国的战略合作关系 |
邓小平说;“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战略,就是从
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主要表现为()
A.实行“一边倒”方针 |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关系 | D.实行不结盟政策 |
中共领导人曾谈到:“……如果没有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帮助,在解放后的中国建立工业基础是不可想象的。“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下列方针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A.“另起炉灶” |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C.“一边倒” | D.“两个拳头出击” |
1971年,苏、美、英、法四国签署了关于柏林问题的协定,承认西柏林不是西德的组成部分,但同时也肯定西方三国在西柏林的权利和责任。下列史实与上述做法本质完全相反的是( )
A.《马关条约》后日本归还中国辽东 | B.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的规定 |
C.英俄支持阿古柏政权 | D.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