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历史活动课上的发言,其中有四处错误,请你帮他找出,并改正。
1917年,列宁亲自领导了二月革命。起义军英勇善战,很快攻克了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斯莫尔尼宫,起义取得了胜利。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巴黎公社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在探索俄国富强之路的过程中,为了抵制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列宁被迫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帮助苏维埃政权度过了难关。
(1)错误: 改正:
(2)错误: 改正:
(3)错误: 改正:
(4)错误: 改正: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 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开埠后的近代上海迅速成为远东最繁荣的港口和经济、金融中心,“是近代亚洲屈指可数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被称为“十里洋场”……
——互动百科
(1)材料一中,上海的“开埠”是根据哪一条约的规定?这一条约的什么内容最能体现当时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
材料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 如觅制器之器。”
(2)在材料二所述运动中,中国为了“自强”和“求富”创办了一系列工业。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在上海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 工业各一例。
(3)近代首先发生在上海思想文化领域的 反封建运动中,谁在此地创办了什么杂志,成为这场运动的阵地?
材料三: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世博会,它对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和谐有着广泛的影响和独特的作用,当数千万中国人以无比欣慰的心情迈进上海世博园大门时,便真真切切地的触摸到人类文明的脉搏。按照7000万的参观者计算,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对于上海经济直接拉动效益客观。加上全球正处在摆脱金融危机的关键一年,这样的盛会就更加引人注目。但在世博会展示的场馆中,中国企业所表现出的创新活力不足,这是必须要正视的现实。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上海世博会,中国人感知什么”等
(4)结合材料三分析举 办上海世博会的意义,从材料三中你还能得到什么感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 ,主张和平解决……
材料二:1945年8月,蒋介石给毛泽东三封电报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请回答:
(1)西安事变谁发动的?在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最终得到和平解决,这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
(2)发动内战是蒋介石的既定方针,为什么他还要接连三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进行谈判呢?
(3)毛泽东明知谈判是假为什么还要冒生命危险参加重庆谈判呢?这次谈判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有什么重大意义?
(4)内战的最终结果如何?遗留下的什么问题至今还未解决?
材料一:2008年8月8日,格鲁吉亚军队和南奥塞梯武装人员发生武装冲突,俄罗斯出兵用5天时间结束了“迫使格鲁吉亚实现和平”的军事行动,并随后宣布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格鲁吉亚不甘示弱,宣布同俄罗斯断交。
材料二:
国家 |
国家数 |
占全球人口 |
控制了世界财富 |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
发达国家 |
20多个 |
1/7 |
3/4 |
2700多美元 |
发展中国家 |
120多个 |
6/7 |
1/4 |
不到500美元 |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材料一中俄罗斯的做法肯定不行!为什么?
(2)造成材料二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解决材料一、二中的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
中国,飞速行驶的列车……它的轨道,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它的目标,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的动力,来源于千百万人民群众;它的车头,是中国共产党;指引它前进方向的是高高飘扬的旗帜。
根据材料请回答:中国这辆列车为什么能够飞速行驶?(4分)
材料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福建英湖社再夺高产冠军――花生亩产13421斤”、麻城建国一社出现了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36900斤”。(摘自1958年人民日报)
材料二:袁隆平,一个闻名世界的杂交水稻专家。他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每亩增产20%至30%,现国内已推广种植12亿亩,每年增产粮食300亿公斤。他被人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材料一的报道反映了当时全国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一运动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到严重挫折,请说说它为什么会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到挫折。
(2)材料一、二对于发展农业的不同做法,给我国发展国民经济带来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