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截至2010年底我国四省区部分运输方式线路长度表(单位:公里)。读表回答小题。
| 地区 |
铁路营业里程 |
内河航道里程 |
公路总里程 |
高速公路里程 |
| ① |
422.4 |
2226 |
11974 |
775 |
| ② |
2473.4 |
2877 |
209231 |
2630 |
| ③ |
531.5 |
0 |
60810 |
0 |
| ④ |
5785.0 |
5098 |
151945 |
1357 |
①②③④四个省区分别为
| A.西藏云南上海黑龙江 | B.上海云南西藏黑龙江 |
| C.上海黑龙江西藏云南 | D.西藏黑龙江 上海云南 |
对②省区河流通航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 A.水网密布,通航条件好 | B.冬季有结冰,通航条件差 |
| C.地形崎岖,通航条件差 | D.区域面积广,通航条件好 |
近年来“东西结合,突破菏泽”成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一大战略,山东半岛纺织、服装产业向鲁西南地区转移,这种现象说明
| A.半岛地区劳动力不足,发展此类工业力不从心 |
| B.半岛地区劳动力价格高,企业利润下降 |
| C.半岛地区原料缺乏 |
| D.响应政府号召,忍痛割爱 |
2009年南水北调整个工程计划安排投资213亿元,是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年度计划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结合下面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回答6—8题。
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正确叙述是
| A.东线工程从杭州取水,沿大运河输水到北京 |
| B.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取水,水位较高,可自流输水 |
| C.西线调水路线最短,上程量最小,是经济有效的调水方案 |
| D.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完工后,长江水将大部分调往北方地区 |
关于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黄河含沙量太大,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
| B.华北平原供水紧张,长江流域水源富余 |
| C.我国工农业生产的重心将向北方转移 |
| D.为了减少长江的洪涝灾害 |
有专家提出西线工程变调水为调电,该地区电力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A.石油、天然气丰富 | B.煤炭资源丰富 |
| C.太阳能资源丰富 | D.水能资源丰富 |
截至2008年5月4日,全长2203千米的川气东送管道铺设已经完成了一半,川气东送工程横跨东中西部八个省市,计划于2008年年底开始供气,投产后每年将向东部地区输送1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结合下面川气东送工程示意图,回答1—3题。
下列因素中,属于川气东送管线走向所考虑的经济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 B.交通运输条件 |
| C.城市分布 | D.工业基础条件 |
川气东送工程主干线路与下列哪一组铁路线相交
| A.宝成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
| B.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
| C.陇海线、汉丹线、京广线、京九线 |
| D.成渝线、襄渝线、湘桂线、京广线 |
沿线城市对天然气的使用会降低城市环境污染中的
| A.水污染 | B.大气污染 |
| C.固体废弃物污染 | D.噪声污染 |
20世纪90年代前期,在大陆的台资企业以制鞋、灯饰、家具等为主;而中期则以计算机外设部件为主,成为主导投资产业;2000年,台资企业多项产品产销量名列世界前茅,如电源供应器、彩色显示器、主机板、键盘、扫描仪等产销量均居世界前三位。2000年以来,开始将笔记本计算机和集成电路等产业转移至大陆。读以上材料及台商对大陆投资的地区分布变化图,完成13—15题。
从产业部门上看,台湾省向大陆投资的变化过程是
|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 |
| B.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
| C.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
| D.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
从投资地域上看,台商投资的变化是
| A.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福建沿海→长江三角洲 |
| B.20世纪90年代,长江三角洲→福建沿海→珠江三角洲 |
| C.20世纪90年代,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福建沿海 |
| D.20世纪90年代,福建沿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
关于台商向大陆投资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由于产业外移,台湾经济有了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和机会
②不可能在大陆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③产品销售方向完全以外销为主
④随着台商往大陆投资增加,出现了投资定居倾向
⑤制造业赴大陆投资的主要动力是内地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④⑤ | D.②③⑤ |
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据此回答9一11题。现在IBM、微软、拜耳等公司都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从在上海投资到设立研发中心,这说明
| A.上海劳动力价格低廉 |
| B.上海资本过剩 |
| C.上海在全球分工中地位升高 |
| D.上海用于科研的原材料价格低 |
我国海尔公司在美国建立工厂,所雇佣员工大部分是美国人,而美国人的工资要高出我国好多倍,海尔雇佣美国员工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生产成本 | B.提高美国就业率 | C.增进中美友谊 | D.企业产品本地化 |
海尔集团发展跨国公司是为了接近
| A.原料地 | B.市场 | C.资金 | D.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