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鸦片走私激增,洋钱大量输入,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形成“银荒”危机,林则徐主张本国应该流通本国货币,不能让洋钱长期在我国市场和官民中流通。这种主张在当时
①适应了中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②具有保护民族经济独立发展的积极作用
③反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④是抵制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先进思想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右面是反映我国近代一种经济形态政治倾向的漫画。造成该经济形态这种政治倾向的根本原因在于
A.深受双重压迫,因此具有反抗压迫的革命性 |
B.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有依赖的一面 |
C.这种经济形态发展阻力大,力量弱小 |
D.由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决定 |
19世纪40年代,珠江口外英国战船的隆隆炮声不仅惊醒了大清帝国的天朝迷梦,而且将中国拖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社会经济开始转型。在中国的经济结构中最早出现的近代经济要素是
A.自给自足自然经济 |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
C.洋务派的官僚经济 |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
史载:在江南制造总局,“工匠不会随意去留”,“作家徒按日点工给价”。对以上材料的理解表述不当的是( )
A.工人不是自由劳动力 | B.工匠所受剥削带有某些资本主义性质 |
C.存在雇佣劳动 | D.完全维持旧的封建生产关系 |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人长期信奉的“天圆地方”的地理观被彻底否定,人们终于认识到地圆学说的正确性。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
A.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 B.“天朝上国”观念的破灭 |
C.洋务运动的推动 | D.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
下图是中华民国为纪念轮船招商局七十五周年发行的邮票。从中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A.轮船招商局已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B.轮船招商局的创办是实践了“实业救国”思想 |
C.轮船招商局属于官办民用企业 |
D.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自强”的代表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