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分别为雌性动物生殖细胞减数分裂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和细胞示意图。请回答:
(1)细胞A的名称是 ,与之相对应的曲线段是 。(以横轴上的数字段表示)
(2)细胞B的名称是 ,该细胞内DNA的含量是 。
(3)曲线2-3时期DNA含量变化是由于 的结果,减数第一次分裂DNA含量变化是由于 的结果。
(4)细胞C的名称是 ,该细胞中有 个四分体,最终形成 个成熟的生殖细胞 。
树突状细胞(简称DC细胞)部分功能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DC细胞是由分化而成的,其根本原因是。
(2)DC细胞可通过的方式将抗原摄入,其表面产生糖蛋白并特异性地与T细胞表面的
结合,产生S1、S2信号分子,最终激发T细胞增殖分化成。这一系列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
(3)研究显示,DC细胞经技术体外增殖后,可与CIK细胞(一种由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融合成DC-CIK细胞,在细胞融合过程中需用到的生物诱导剂是。DC-CIK细胞回输入患者体内后,可防止癌细胞扩散和复发,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
果蝇的棒眼基因(B)和正常眼基因(b),只位于X染色体上。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sBXb,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s ,且该基因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锁在一起(如图甲所示),s在纯合(XsBXsB、XsBY)时能使胚胎致死。图乙是某雄果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图象。
(1)研究果蝇基因组应测定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2)图乙细胞的名称是,其染色体与核DNA数目的比值为。正常果蝇体细胞中含有X染色体数目最多为条。
(3)如果图乙中3上的基因是XB,4上基因是Xb,其原因是,B与b基因不同的本质是它们的不同。
(4)棒眼基因B能表达,与该基因的首端含有能与RNA聚合酶结合的有关。
(5)若棒眼雌果蝇(XsBX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bY)杂交,F1果蝇的表现型有3种,分别是正常眼雌果蝇、正常眼雄果蝇和。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中B基因的频率为(用分数形式作答)。
为探究SHH基因与角化囊肿发生的相关性,科研人员利用SHH基因的非模板链转录合成RNA作为探针,进行分子杂交实验,以检测SHHH基因在角化囊肿中的表达情况。其基本流程如下图:(Amp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LacZ基因被SHH基因插入后不表达)
请回答:
(1)重组载体中SHH基因转录合成RNA探针时,(需要/不需要)启动子。
(2)步骤②中,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使之成为细胞,然后导入重组载体。实验中,用添加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未导入质粒的细菌将会死亡,原因是这此细菌不含有基因。
(3)能表达LacZ基因的大肠杆菌在含有IPTG和X-gal的培养基上会形成蓝色菌落,易于识别。根据上述原理可以初步判断(蓝色/白色)菌落中的大肠杆菌为重组菌。
(4)将制备的探针加入角化囊肿切片中,探针将与形成杂交带,进而判断SHH基因的转录情况。
某种鸟(雄性ZZ,雌性ZW)的羽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当B和D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栗色;B存在而D不存在时表现为黄羽;其余情况表现为白羽。为探究控制羽色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特点,研究小组利用纯合亲本分别进行正反交实验,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由上述实验结果推知,B和b基因位于(常/Z)染色体上。D和d基因位于(常/Z)染色体上。
(2)实验一的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理论上F2 的雄鸟中纯合子占,雌鸟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3)实验二的F1基因型为、。
(4)若要根据子代羽色判断性别,可从上述实验中选取合适的F1栗羽鸟作为(父本/母本)与亲本黄羽鸟杂交。
为探究重组胰高血糖样肽-1(rhGLP-1)对大鼠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浓度的影响,进行以下实验: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禁食12小时后,A组大鼠注射生理盐水,B组大鼠注射生理盐水和50%葡萄糖液,C组大鼠注射rhGLP-1和50%葡萄糖液,定时测定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浓度,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1)结果显示,C组血糖浓度比B组 ,rhGLP-1能(促进/抑制)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
(2)另有研究表明,rhGLP-1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此过程中rhGLP-1的靶细胞是 。
(3)临床试验表明,rhGLP-1在血糖浓度正常时不起作用。请在上述实验中,增设D组加以验证(已知实验中A组大鼠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D组:给禁食12小时的大鼠注射,测定大鼠血浆胰岛素浓度。
预期结果:大鼠血浆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