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DNA的复制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DNA复制发生在___________期。
(2)指出③中的子链________。
(3)③过程必须遵循________________原则。
(4)已知原来DNA中有1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40个,则复制4次,在复制过程中将需要________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参加。
下图所示均与植物光合作用有关,图甲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光合效率受光照影响的变化曲线;图丙代表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在a点时,气体进出叶绿体的状况是__________。
(2)图甲中在c点时,结构M内ATP与ADP的流向是___________。
(3)图乙中d点与e点相比,e点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填“高”“低”或“基本一致”)
(4)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 ℃时该植物有机物量能否增加?________。
(10分)下图表示显微镜下看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_______细胞,判断的理由是洋葱细胞具有[ ]_________和[ ]__________,人的细胞则没有。
(2)在结构上由于都具有[ ]________、[ ]_________和[ ]________而使得这两者之间具有________性。
(3)由于这两种细胞都具有[ ]_______,因而都属于_______细胞,由这类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________生物。
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进行填空:
(1)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的表现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层次是________。
(2)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时,要用染液对线粒体染色,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的有丝分裂时需要使用的染色剂是。
(3)关于生物膜的分子结构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是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模型。
(4)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试验中,鉴定有无CO2产生时除了用澄清的石灰水之外,还可以用水溶液鉴定, CO2通入该溶液的现象是。该试验中检测酒精的产生的原理是利用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反应变成色。
(5)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运用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美国科学家卡尔文也是利用这种方法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
(6)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某同学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没有一条色素带,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烯效唑(S-3307)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具有低毒、低残留的特点。研究结果和生产上使用表明烯效唑对小麦具有很好的壮苗和增产的效果,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的烯效唑(S-3307)对植物根冠比(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干重的比值,在作物苗期,根冠比越大越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1)实验材料:小麦种子、0.1%二氯化汞、烯效唑、蒸馏水
实验步骤:
①选取若干数量的生理状况一致的健康、饱满的小麦种子,平均分为四组。
②用0.1%二氯化汞消毒15-20 min,蒸馏水冲洗4-5次
③分别用等量的0 mg/L、20 mg/L、X mg/L、60 mg/L的烯效唑浸种24 h。种子洗净后于瓷盘中培养,催芽3 d后移栽。
④一段时间后分别称量植物的,并计算根冠比。
(2)实施实验过程,得到了以下数据: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表中的X应为:理由是:。
②图中的数据表明不同浓度烯效唑(S-3307)下植物的根冠比不同,主要体现在不同浓度烯效唑能通过,从而提高幼苗的根冠比,为了有利于植物作物苗期的生长,烯效唑的浓度应当控制在左右。
(3)烯效唑对植物具有一定的矮化作用,推测可能是通过抑制的合成,抑制了植物细胞的伸长,从而抑制了植物增高。
下图一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图二示物种数面积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为了登记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上图二。
①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②图二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m2。
③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株/m2。
(2)导致景观图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群落具有复杂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