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列火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1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180 m.第6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360 m.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
A.0.01 m/s2 | B.0.05 m/s2 | C.36 m/s2 | D.180 m/s2 |
1931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从理论上预言:存在只有一个磁极的粒子,即“磁单极子”。1982年,美国物理学家卡布莱设计了一个寻找磁单极子的实验:他设想,如果一个只有N极的磁单极子从上向下穿过如图所示的闭合超导线圈,那么,从上向下看,这个线圈中将出现()
A.先是逆时针方向,然后是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
B.先是顺时针方向,然后是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
C.顺时针方向的持续流动的感应电流 |
D.逆时针方向的持续流动的感应电流 |
如图所示,几位同学在做“摇绳发电”实验:把一条长导线的两端连在一个灵敏电流计的两个接线柱上,形成闭合回路。两个同学迅速摇动AB这段“绳”。假设图中情景发生在赤道,地磁场方向与地面平行,由南指向北。图中摇“绳”同学是沿东西站立的,甲同学站在西边,手握导线的A点,乙同学站在东边,手握导线的B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绳”摇到最高点时,“绳”中电流最大 |
B.当“绳”摇到最低点时,“绳”受到的安培力最大 |
C.当“绳”向下运动时,“绳”中电流从A流向B |
D.在摇“绳”过程中,A点电势总是比B点电势高 |
关于科学家在电磁学中的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密立根测出了元电荷e的数值 |
B.法拉第提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
D.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
如图所示,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a、b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垂直纸面向里。现有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由静止经过电场加速,然后沿OO′方向从左侧垂直于电磁场入射,从右侧射出a、b板间区域时的电势能比入射时的电势能大。要使粒子射出a、b板间区域时的电势能比入射时的电势能小,可以
A.适当减小金属板间的磁感应强度 |
B.适当减小加速电压 |
C.适当增大金属板a、b间的距离 |
D.适当减小金属板a、b间的电压 |
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金属板M上放一个放射源C,可向纸面内各个方向射出速率均为v的粒子,P是与金属板M 平行的足够大的荧光屏,到M的距离为d.现在 P与金属板M间加上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调整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恰使沿M板向上射出的
粒子刚好垂直打在荧光屏上。若
粒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2e。则
A.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为![]() |
B.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为![]() |
C.在荧光屏上能观察到的亮斑区的长度为2d |
D.在荧光屏上能观察到的亮斑区的长度为3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