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1表示某动物卵细胞形成过程图;图2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某阶段的细胞。
(1)图1中细胞Ⅱ的名称是 ,正常情况下,细胞Ⅱ的细胞核中有 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上含有 条脱氧核苷酸链。
(2)图2对应于图1中的 (填写①、或②、或③),由卵原细胞Ⅰ到细胞Ⅱ的变化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一定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
(3)若将一个卵原细胞核中的所有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中带15N标记的细胞占 %,作出这一推论的理论依据是 。
(4)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个个体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占 。
某校生物实验小组要对“动物细胞是否也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进行实验探究,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
请你说出作出该假设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实验仪器、试剂:显微镜、带刻度的载玻片、取材工具、食盐、蒸馏水等。
实验材料:为了便于取材和观察,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___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A.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B.取3只试管,分别编号,在试管中加人相应的试剂;
C.制作人体细胞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变化,其操作过程是(简要描述对材料的处理)。
结果结论
如果你的假设成立,则实验的预期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
图1中的X、Y、Z是图2细胞中的三种化合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X表示图2细胞的储能物质,则X是________。7的功能特点是。
(2)若Y、Z是7中的化合物,则Z表示________。鉴定Y常用________试剂。
(3)若Y、Z是8中的化合物,则Z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种)
(4)若X是能够对人和动物生殖器官发育的某种激素,则图2中合成X的细胞器为。(填标号)
下图1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图2中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物质进入细胞的两种方式。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2中曲线甲代表________,曲线乙代表________,Q点对应时刻细胞不再吸收物质分子,此时,限制物质进入细胞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某海洋生物的细胞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60和0.14,而海水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29和0.38(浓度单位均为mol/L),由此可知该细胞能主动地________(吸收/排出)物质X,可用图1中的________(a、b、c…)表示。
(3)细胞膜水通道、离子通道是普遍存在的。若肾集合管管壁细胞膜受刺激后发生兴奋时,水通道开放,大量水被肾集合管管壁细胞重吸收,则代表此过程中水的流动可用________(a、b、c…)表示。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往往是混杂生长的。人们在研究微生物时一般要将它们分离提纯,然后进行数量的测定。下面是对大肠杆菌进行数量测定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步骤:①制备稀释倍数为102、103、104、105、106的系列稀释液。
②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样品。③适宜温度下培养。
结果分析:(1)测定的大肠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确可信的是__________。
A.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0 |
B.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20和260,取平均值240 |
C.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0、50和520,取平均值260 |
D.四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0、300、240和250,取平均值250 |
(2)一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4,那么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 mL)__________。
(3)用这种方法测定密度,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数量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在测定大肠杆菌的密度时发现,在培养基上还有其他杂菌的菌落,能否肯定该大肠杆菌的品系被污染了?为什么?
人体在特殊情况下,会产生针对自身细胞表面某些受体的抗体。如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机体产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但抗体不能发挥乙酰胆碱的作用(如甲图所示)。“Graves氏病” 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受体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乙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在正常人体内,兴奋到达神经-肌肉突触时,储存在______中的乙酰胆碱就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与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兴奋,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乙酰胆碱受体与抗体结合后,导致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使乙酰胆碱受体数量______和功能部分丧失,表现为重症肌无力。
(2)根据乙图分析: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患者Y激素的分泌量___。由此判断,Graves氏病患者的体温往往比正常人___,但该病患者自身的产热量____散热量。
(3)在“重症肌无力”与“Graves氏病”患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和乙酰胆碱受体都是______,从而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4)由上述分析可知,参与人体稳态调节的有______________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