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次大会
A.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
B.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
C.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
D.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举措,其中包括在长江三角洲地区
①建立经济特区 ②设立沿海开放城市 ③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④开辟经济开放区
A.①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② | D.②③④ |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其中1912-1919年间,中国的第一、第二大工业分别是
A.纺织业和面粉业 | B.造纸业和烟草业 |
C.火柴业和榨油业 | D.钢铁业和煤炭业 |
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
A.19世纪四五十年代 |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
C.19世纪九十年代 | D.20世纪初 |
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下列有关唐代“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的乡村集市渐成地方商中心 | B.其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监管 |
C.使用纸币“交子”进行贸易活动 | D.设有会馆这一商人活动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