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央视网“走基层、听民生”栏目的开卷语:“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才不只是建议。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走进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你。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网络电视台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以贴近民生的视角,为您带来生产生活第一线最鲜活的报道。”
基层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第一线,那里有鲜活的实践,是新闻事业生长的沃土。大量来自基层一线的鲜活报道,给新闻媒体带来清新之风,受到社会各界欢迎和好评,增强了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材料二:战国时期,荀况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者载舟,水者覆舟。”
唐太宗李世民也深谙“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历史规律。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习近平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要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把国家建设好,把民族发展好,继续 坚定不移的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目标奋勇前进。
(1) 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蕴含了那些辩证唯物主义道理?
(2) 材料二蕴含了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那些道理?(6分)
材料一 :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7年人类发展报告》公布的数据,世界各主要国家用于教育、卫生保健的公共支出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如下表:
国家 |
瑞典、丹麦、法国 |
俄罗斯、巴西、泰国 |
印度 |
中国 |
比例 |
13%-15% |
6%-7% |
5% |
4.7% |
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1978年-2007年我国经济年平均增长9.7%,增长率高于发达国家。
材料二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这些社会问题对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材料三:2007年10月15日至24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北京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1)材料一、材料二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材料一、材料二与材料三有什么内在联系?
(3)结合材料,从经济常识角度谈谈我国怎样构建和谐社会?
(60分)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华网10月26日报道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26日17时44分第二次变轨成功!(见图)。
继“神舟”五号、六号宇宙飞船载人飞行成功后,是我国宇航事业的又一次重大成就。
2005年10月1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在距地面343公里的太空,绕地球飞行了76圈后,于17日凌晨4时33分,“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草原顺利着陆。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实现第二步任务的重要开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神舟飞船先后六次升空,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引导、带动和辐射效应,有人把这称之为“神舟经济学”。
材料二:“英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的成功来之不易。他们经过长时间的航天员训练,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费俊龙甚至把近40万字的飞行手册全部背下来了,复杂的飞行程序、操作要领以及各种应急处置方案,全部做到了不查手册就能处置。飞船遨游太空,航天员始终要在封闭狭小的环境里经受超重、失重相互交替的折磨,要克服噪声、振动、低压、缺氧等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要完成飞船上各种操作任务和大量科学试验任务。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迅速,请分析迅速发展的原因。
(6)从经济常识角度指出我国积极参与空间科学试验的经济意义。
(7)结合材料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我国为什么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8)费俊龙、聂海胜是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的?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某县地处资源贫乏的丘陵地带、交通也不便利,但是,他们却从相对落后的农业小县发展成实力雄厚的经济强县,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和谐社会建设的成功道路。该县政府的主要做法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实施“兴商建县”战略,“以工哺农,以商强农”战略,不断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大财政对教育、文化投资,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开展节约资源活动,文明创建活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当地政府所履行的国家职能。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常识说明该县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是如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
(3)分析上述材料,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谈谈构建和谐社会应当处理好哪些方面的关系?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需要全省人民的共同参与。某校高一(3)班学生以"山东省基层群众自治状况"为课题,组成了研究性学习小组。该小组搜集到以下资料:从2007年9月到2008年2月,山东省81055个建制村中,已有80490个村通过投票选举完成村民委员会换届,选民参选率高达94.6%。
该小组针对所搜集资料中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展开了热烈讨论。假如你是小组成员,请全面简述自己的观点。
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今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比上年增加395亿元,今年起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将全部免除,中央财政拨款95亿元专门用于帮助高等学校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困难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也将进一步落实。
针对当前比较突出的社会矛盾,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这符合唯物论的什么观点及方法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