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民生之事,枝叶关情。两会期间,民生成为最热的话题,幸福被一次次热议,有的代表委员提出幸福指数建议,认为幸福感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安宁的治安,富足的生活,还包括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等形式,希望把抽象的幸福分解为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指标。让公民的幸福指数成为评价政府的民主治理的重要指标,从根本上说,个人是幸福的主体,幸福应当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评价幸福要始终坚持人民说了算,不能被幸福。幸福期望要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公民有权对政府提出追求幸福生活的正当主张,但公民在追求自己幸福时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要有发现幸福的眼睛,也要有创找幸福的双手,
(1)你认为公民的幸福与政府的治理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2)政府应如何对人民的幸福承担责任?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分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和收入水平
表一:我国2007~2011年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

年度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城市居民
36.7
35.8
36.3
35.7
37.0
农村居民
45.5
43.0
43.1
41.1
43.0

注:联合国粮农组织恩格尔系数的划分标准: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温饱;40%~49%为小康;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表二:我国2007~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年度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城市居民
10 493
11 759
13 786
15 781
17 175
农村居民
3 255
3 587
4 140
4 761
5 153

材料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张平在2012年11月10日举行的十八大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中国的需求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拉动经济增长主要靠扩大内需。2011年和2012年前9个月,中国内需的拉动作用已经超过了100%,中国消费拉动发挥的作用已经超过了投资。
(1)表一、表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9分)
(2)结合上述材料,从收入与消费的关系角度为扩大内需提出自己的建议。(9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来自农业部门的数据显示,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土豆种植面积1 140多万亩,比上年增加100万亩以上,平均单产同比提高15%,预计土豆总产量首次突破1 000万吨。受种植面积扩大、种植技术改善、气候良好、集中上市等多种因素影响,内蒙古土豆出现滞销现象。土豆每斤还卖不到5毛钱,比去年低一半左右,土豆种植户面临亏损。与此同时,土豆生产成本提高。综合折算,种植1亩土豆仅成本投入(种子、肥料、耕种费和农膜等)就比去年多出30%。另外,公路的长期堵车、燃油价格的提高,造成土豆销售成本提高。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多变的价格”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的相关知识,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土豆种植户面临亏损的原因。(12分)
(2)如果你是土豆种植户,面临亏损,你会怎么做?(10分)

中国发展带来机遇而不是威胁。中国是世界许多经济体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主要投资来源地。截至2012年底,中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76万多家,外商直接投资约1.3万亿美元。中国已经同2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2个自由贸易协定,正在谈判的有6个。今后5年,中国进口商品将超过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超过4亿人次。随着中国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和投资需求扩大,将给国外投资者带来更多合作机会。
依据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上述做法的原因。

为落实治堵措施“28条”,实现公交优先战略,北京市正积极规划在城市快速路、主干道及拥堵路段开辟公交专用道。开辟更多公交专用道,建设公交快速通勤网络,是继限购小桥车、提高停车收费标准、依据大气污染法征收环境污染费后,北京市出台的又一项重要治堵措施。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北京市政府是如何治理道路拥堵现象的?(6分)
(2)北京市政府为解决“行车难、停车难”问题“问计于民”,许多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民积极出谋划策。请分析上述政治行为主体是怎样影响政府决策的?

环境问题不仅是现实的民生问题,还是重要的发展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月以来,持续多天的大范围雾霾天气让PM2.5这个肉眼看不见的“小家伙”,以一种很显眼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空气很轻,被污染的空气很重,治理空气污染的经济负担更是重上加重。“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北京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持续的雾霾,不只是北京的烦恼,大雾中,一条深褐色的巨大污染带斜穿1/3的国土,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74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严重污染。雾霾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已经行不通,发展经济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重视起来,建设“美丽中国”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改善环境应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企业和个人在改善和提高空气质量过程中如何作为。
材料二:我国1997年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后,环境保护开始走上法治化的轨道。然而,目前我国环境法规体系还不健全,198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法》第16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然而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地方GDP的增长,环境监管有名无实,环境法的实施处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的状况。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一些企业长期违法排污而得不到应有的制裁。我国司法制度对公民环境权益的保障较为贫弱,在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时,司法机关往往无法有效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益。在环境保护的具体过程中,公众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依法进行环境保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