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切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放入烧杯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再加入少量水,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B.进行分液操作时,应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上口颈上的小孔,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从漏斗颈下慢慢流出,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闭旋塞,上层液体从漏斗上口倒出
C.蒸发操作中,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当加热至蒸发皿中有较多固体析出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D.过滤操作中,滤纸边缘一定低于漏斗边缘,将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边缘,将烧杯嘴靠在玻璃棒上,慢慢引流倒入液体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式子表示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的是

A.C2H6 B.C4H10 C.C5H12 D.C7H16

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X溶解,Z极上有氢气放出;若电解Y2和Z2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又知M2的氧化性强于Y2。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Z>Y>M B.X>Y>Z>M
C.M>Z>X>Y D.X>Z>M>Y

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多的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反应中,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A.2O3(g)===3O2(g)ΔH<0
B.2CO(g)===2C(s)+O2(g)ΔH>0
C.N2(g)+3H2(g)===2NH3(g)ΔH<0
D.CaCO3(s)===CaO(s)+CO2(g)ΔH>0

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
Zn(s)+2MnO2(s)+H2O(l)= Zn(OH)2(s)+Mn2O3(s),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锌是负极
B.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
C.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
D.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K+、H+向负极移动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分离乙酸和乙醇 B.构成锌铜原电池 C.制备乙酸乙酯 D.制备蒸馏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