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多电子的原子里,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内活动 |
B.任何元素的原子都是由核外电子和核内中子、质子组成的 |
C.核素指一种原子,而元素是指一类原子 |
D.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
下列化合物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氯仿 | B.氯乙烯 | C.丙烯 | D.对二甲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弱电解质的区别是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 |
B.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效应 |
C.1mol 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为3×6.02 x 1023 |
D.约含6.02 x 1023个Na+的Na2O2投人水中配成1L溶液,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在t1时刻升高温度或者增大压强,速率的变化都符合的示意图的反应是()
A.2SO2(g)+O2(g) ![]() |
B.4NH3(g)+5O2(g) ![]() |
C.H2(g)+I2(g) ![]() |
D.N2(g) +3H2(g) ![]() |
已知:CH4(g)+2O2(g)==CO2(g)+2H2O(1) △H = ―Q1 KJ/mol
2H2(g)+O2(g)==2H2O(g)△H = ―Q2 KJ/mol
2H2(g)+O2(g)==2H2O(1) △H = ―Q3KJ/mol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2:3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多少kJ()
A.0.2Q1+0.15Q3 | B.0.4Q1+0.05Q2 |
C.0.4Q1+0.1Q3 | D.0.4Q1+0.1Q2 |
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 + H2(g) CO(g) + 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 (CO)的大小顺序是
A.乙=丁>丙=甲 | B.乙>丁>甲>丙 | C.丁>乙>丙=甲 | D.丁>丙>乙>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