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某兴趣小组将西红柿植株置于密闭装置中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
温度(℃) |
光照强度: 普通阳光(%) |
开始时的 CO2浓度(%) |
12h后的 CO2浓度(%) |
1 |
25 |
0 |
0.35 |
0.368 |
2 |
25 |
20 |
0.35 |
0.306 |
3 |
25 |
40 |
0.35 |
0.289 |
4 |
25 |
60 |
0.35 |
0.282 |
5 |
25 |
80 |
0.35 |
0.280 |
6 |
25 |
100 |
0.35 |
0.279 |
根据上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的自变量是CO2浓度的变化,因变量是光照强度的变化
B.该实验的对照组是第1组实验
C.若将第6组植株突然移至第4组条件下,短时间内细胞中的C5将增加
D.通过上述实验,可以确定西红柿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
下列关于科学研究和实验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不能分裂成为两个子细胞 |
B.萨顿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
C.在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时,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使用台盼蓝染色,活的细胞被染成蓝色,死的细胞不能被染色,从而进行判断 |
D.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由于许多土壤动物活动能力强,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是两个重要的环节。下列关于作出假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要有一定的相关知识和观察依据 | B.要有严谨的推理和一定的想象力 |
C.要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尝试性回答 | D.要有较强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
从某种微生物种群中分离出5种单基因突变体(1、2、3、4、5),它们不能合成生长所需的物质G,在合成G的途径中,A.、B、C、D、E都是必须的并按一定先后顺序出现的中间产物,但不知这些物质合成G的具体顺序。通过向基本培养基中分别添加这几种物质,再检测它们对各种突变体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
突变体类型 |
向培养基中添加的物质 |
|||||
A. |
B |
C |
D |
E |
G |
|
1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注:“+”表示生长;“-”表示不生长。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类型5的基因突变使其丧失合成物质A.的能力
B、类型5的基因突变使其丧失合成物质B的能力
C、类型2的基因突变使其丧失合成物质C的能力
D、类型2的基因突变使其丧失合成物质D的能力
为了检测大肠杆菌在紫外光照射下,某基因是否发生了突变,下列哪种方法正确?
A. 利用限制酶EcoRⅠ对特定序列的识别来检测
B.利用特异性抗体对该基因表达产物进行检测
C.利用DNA.水解酶作用的专一性来进行检测
D.利用相应的DNA.探针进行分子杂交来检测
在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捕食者的存在可以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
B.捕食者的存在将使被捕食者种群逐渐衰退 |
C.捕食者的存在可定向改变被捕食者的某些基因频率 |
D.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存在着负反馈调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