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以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为原型创作的。玄奘于公元627年8月从长安出发,于631年10月到达摩揭陀国佛教学府那烂陀寺学习。645年2月,回到长安。图为玄奘取经路线图,回答题。
长安所在的渭河平原以北地形区的成因是 ( )
| A.风力堆积 | B.流水沉积 |
| C.流水侵蚀 | D.地壳隆起 |
玄奘取经跋涉途中 ( )
| A.从长安至碎叶途中,降水始终减少 |
| B.途中经历了我国地势一、二、三阶梯 |
| C.出发时,我国漠河是全国气温最低的地方 |
| D.返回长安时,当地河流水位处于全年较低值 |
图中的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读图,回答问题。
若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甲地在北且纬度较乙地低,则
| A.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 |
| B.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 |
| C.近地面,甲、乙之间盛行风向为西北风 |
| D.近地面,甲、乙之间盛行风向为西南风 |
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属于上升气流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属于低压区的是
| A.① | B.③ | C.⑤ | D.⑥ |
下列热力环流中,正确的环流是
| A.①→④→⑤→②→① | B.⑤→⑥→③→②→⑤ |
| C.①→③→⑥→④→① | D.⑥→④→①→③→⑥ |
下图中,A、B、C、D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某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坚持观测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并作详细记录。以下是6月22 (夏至日)观测记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 观测时刻(北京时间) |
3:50 |
…… |
11:20 |
…… |
18:50 |
| 太阳高度 |
0゜ |
…… |
73゜26’ |
…… |
0゜ |
该学校的经纬度位置是
| A.130゜E,40゜N | B.110゜E,50゜N |
| C.115゜E,40゜N | D.1l0゜E,50゜N |
当该校于北京时间6时整日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赤道 | B.北京市昼夜平分 |
| 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 D.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
某自西向东流的河流,水流对南岸侵蚀严重,且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则该河流位于
| A.赤道地区 | B.回归线上 |
| C.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 D.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