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反映了道家学派
A.同情人民的疾苦 | B.倡导“无为而治” | C.提倡辩证法思想 | D.主张“道法自然” |
下图是20世纪50~70年代大国关系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 ←→”表示对抗关系,阅读下图,甲、乙、丙所代表的国家正确的是
A.甲是中国、乙是英国、丙是法国 |
B.甲是日本、乙是苏联、丙是英国 |
C.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 |
D.甲是法国、乙是日本、丙是美国 |
对以下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1971年 |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2001年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2008年 |
中国北京承办第29届奥运会 |
2014年 |
中国北京承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
A.中国是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B.中国积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C.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得到提升
D.中国积极地推进区域经济合作
有人指出,中国政府非常稳定,政策非常持续,没有被竞选左右的思维模式。西方的问题就是由于竞选导致各个党派互相竞争。这肯定了中国的
A.民主集中制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C.分权制衡制度 |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1917年的工人实际工资只有1913年的57.4%,莫斯科战时主要食品价格涨了8倍半,日用品涨了11倍。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的政策和反人民的行动,激起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愤恨。”上述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
A.广大工人群众所处的境遇每况愈下 |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使劳动人民获得了解放 |
C.临时政府的反动政策越来越激起劳动人民的愤怒 |
D.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形势已经成熟 |
以下是一组反映20世纪初期中、俄两国社会变革的图片。它们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共同之处是
A.都推翻了专制王朝 | B.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C.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 D.都掀起了国内革命浪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