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五千年的农耕历程诞生了丰富灿烂的农耕文化,其中众多诗词及其绘画形象地再现了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譬如: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______《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材料二 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1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材料三 过春节,贴春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历史变迁相联系。下列春联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变化:
春联一: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春联二: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春联三:种责任田仓里储粮翻两番:行大包干银行存款增十倍。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材料二反映中国农业生产的变化有哪些?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3)三对春联各反映了怎样的农业政策?春联二中的政策有“暖人心”吗?为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苏联解体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请据图分析回答。

(1)若①为神经递质,则它的受体的本质是
(2)若③代表抗体,则③是由细胞产生的。某患者体内产生一种抗体,可与某神经递质受体结合并使其失活,导致患者肌肉萎缩,最后因呼吸障碍而死亡,这种疾病属于
(3)若⑥表示甲状腺激素,紧张刺激可引起下丘脑分泌,促进释放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⑥的分泌。⑥含量的增加又会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4)当血糖升高时,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填图中数字序号)调节胰岛素的分泌。

图甲为某植物光合速率随环境条件变化的曲线。图乙中表示该植物两昼夜吸收或释放的CO2变化,S1—S5表示曲线与x轴围成的面积。请据图回答问题。

(1)光合作用过程中,O2和有机物(C6H12O6)中的氧分别来源于原料中的
(2)图甲中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作用速率将,t2t3,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t4后短暂时间内,C3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
(3)图乙DE段波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第二天中点(填字母)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4)图乙中S2明显小于S4,造成这种情况的外界因素是。如果S1+S3+S5>S2+S4,则该植物在这两昼夜内(“能”或“不能”)生长。
(5)将该植物放在常温下暗处理2h,重量减少2mg,再用适当光照射2h,测其重量比暗处理前增加6 mg,则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是mg/h。

如图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治疗遗传性糖尿病(基因缺陷导致胰岛B细胞不能正常合成胰岛素)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所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有_______等。(写3个)
(2)图中①结构表示________________;选择______________(时期)的卵母细胞去核后作为受体细胞构建重组细胞A。②所示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
(3)将健康胰岛B细胞基因导入②之前要构建____________,这是基因工程的核心,除含目的基因外,还必须含有_______________等。
(4)重组细胞B在一定的细胞分化诱导剂作用下,可以定向分化形成具有正常胰岛B细胞功能的胰岛样细胞,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培养重组细胞B的培养液中营养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种)。
(5)图示方法与一般的异体移植相比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1960年1月,科学家首次乘坐的“里亚斯特”号深海潜水器成功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考,在近万米的海底,科学家们惊奇地看到比目鱼和小红虾在游动。

(1)马里亚纳海沟中所有的比目鱼组成了一个____________。
(2)几百万年的前海沟下与海沟上的比目鱼还是属于同一物种,但由于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群体长期与较浅域的比目鱼缺乏基因交流,最终会产生____________隔离。造成这种现象的两个外部因素是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3)从变异的来源看,比目鱼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的根本是由于造成的。
(4)由于地质巨变,最终人类只抢救一对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通过人工繁殖,最终产生一个新的比目鱼种群,则此种群的基因库中的基因数量与原种群相比要____。
(5)下图表示某群岛物种演化的模型,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过程。A物种演变为B、C两个物种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由A物种演变为B、C两个物种,其内在因素是生物体的发生了改变。如果乙岛上C物种个体数量不断增加,引起D物种个体数的锐减,这种现象称为

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另一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基因型
A__Bb
A__bb
A__BB aa___
表现型
粉色
红色
白色

(1)推测B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位于________上,并且该蛋白质的作用可能与____________有关
(2)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红色植株作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部是粉色植株。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否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某课题小组选用了AaBb粉色植株自交实验。
①实验步骤:
第一步:粉色植株(AaBb)自交。
第二步:;
②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的结论:
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          ,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4)如果通过实验,确认上述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粉色植株(AaBb)自交后代中,子代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