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Z、Y、X | B.X、Y、Z | C.Y、X、Z | D.X、Z、Y |
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21%,目前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pM2.5、臭氧等 |
B.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钠,可利用的陆地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 |
C.核能的利用可以减缓温室效应,石油可炼制出汽油、煤油和润滑油等产品 |
D.灯丝由熔点最高的金属钛制成,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定比组成它的纯金属高 |
下列相关事实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食盐在冷水中溶解得更慢 |
氯化钠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降低而减慢 |
B |
夏天氦气球在阳光下曝晒过久易爆炸 |
氦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C |
一氧化碳有可燃性而二氧化碳不可燃 |
构成分子的原子的种类不同 |
D |
氢氧化钾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
在水中会解离出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
聚氯乙烯(缩写代号PVC)是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聚合而成的。具有阻燃、耐化学药品性高、电绝缘性良好等优点。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氯乙烯分子由碳、氢、氯三种原子组成
B.氯乙烯分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所以不显电性
C.聚氯乙烯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聚氯乙烯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2
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化学性质是
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我国古代的“湿法炼铜”:2Fe+3 CuSO4 3 Cu + Fe 2(SO4)3置换反应 |
B.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2 H2O2 △ 2H2O +O2↑分解反应 |
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2NaOH+SO2Na2SO3 +H2O复分解反应 |
D.新制的生石灰加水能“煮熟”鸡蛋:CaO+ H2OCa(OH)2化合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