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的A、B、C曲线分别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图回答:
(1)在 ℃时,A和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在tl℃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关系(用“>”、“<”或“=”表示)是 ;
(3)在t4℃时,3只烧杯中各盛100 g水,然后分别溶解A、B、C三种物质配制成饱和溶
液。将溶液都降温到0℃,析出溶质最多的是 ,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
( 1)用化学符号填空:①亚铁离子;②水中氢元素显正一价_______
③酒精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⑤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2)写出符号“2”的含义:①2S ②Ca2+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曲线上P点表示。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填写序号)。
(3)若要采用改变温度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采取的措施是 。
(4)现有等质量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其都降温至t1℃时,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在化学反应中,钠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变成(填“阴”或“阳”)离子;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数关系密切;
(3)从原子结构方面看: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数;
(4)在此周期中,从左往右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变化规律是:数依次递增。
(10分,每空2分)现要制取一些二氧化氮气体来做演示分子运动的实验。已知二氧化氮气体可以通过铜和浓硝酸反应得到,其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和水反应生成HNO3和NO气体,NO则为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一遇到O2就会变成NO2,NO和NO2都是大气污染物。现给出下列装置(A~G),请回答有关问题:
(1)制取一瓶干燥的二氧化氮气体时,所选择的装置依次为 (填序号);
(2)收集NO气体时应用_________________法;
(3)写出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用如上图G装置演示分子运动时,为了缩短演示的时间,NO2最好放在_________(选填“上”或“下”)面的集气瓶中,另一瓶是空气,抽去两瓶之间的玻璃片,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分) 下表是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表中数据,归纳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2)20℃时,在装有5g KNO3晶体的试管中,加入10g水并充分振荡,此时所得溶液为(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该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使试管内溶液温度升至60℃,此时试管内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KNO3溶液时,溶解过程所需要的仪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