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完成题。

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列国家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最有可能是

A.埃及 B.中国 C.德国 D.印度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表,回答15—17题
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数据(2004年)

国家
中国
印度
新加坡
俄罗斯
美国
法国
德国
日本
工业劳动生产率(美元/年·人)
4891
2211
73361
13372
106554
84980
74120
86215
劳动成本(美元/日·人)
15.33
27.14
10.4
6.88
20.62
27.29
44.31
24.98
制造业工人报酬(美元/时·人)
0.75
0.60
7.63
0.92
21.97
23.19
32.84
21.54

15.上述国家中,最应该到国外投资制造业的国家是: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16.上述国家中,工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17.上述国家中,工业投资成本最低的国家是:
A.中国 B.印度 C.俄罗斯 D.新加坡

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对夏季空调冷负荷(达到某温度的致冷耗电量)进行测算,一组是根据该地气象站某日测得的气温,另一组是根据同一天在城市某住宅小区观测的气温数据,如下表。读表完成13—14题。

时间
5:00
9:00
13:00
17:00
据小区温度测算冷负荷(千瓦)
760
790
910
990
据气象站温度测算冷负荷(千瓦)
560
590
710
785

13.据表可推断该地气象站最有可能位于
A.住宅区 B.商业区 C.工业区 D.城郊区
14.下列地理环境问题不是主要由城市化产生的是
A.城市洪水 B.“雾岛”效应 C.酸雨 D.咸湖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土地。由于三市都属于红色砂砾岩山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地区。“红三角”地区以广州南沙为平台,牵线“珠三角”,共建华南经济圈规划,形成良好的资源互补关系。读“红三角”地区示意图,回答10—12题。

10.2008年春运期间,我国部分省区遇到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雪灾,造成大量返乡民工的滞留,滞留的民工主要是:
A.通过铁路甲南下 B.通过铁路乙南下
C.通过铁路甲北上 D.通过铁路乙北上
11.“红三角”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沙漠化 B.盐渍化 C.石漠化 D.红色荒漠化
12.近年来“红三角”地区不断接纳“珠三角”地区转移来的
A.IT产业 B.纺织服装制造业
C.石油加工业 D.汽车制造业

地表景观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而产生的地域分异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不规律的地域分异

2008年9月6日11时2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A、B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利用“环境减灾”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和预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环境减灾”卫星不能直接监测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是

A.台风 B.地震 C.水体污染 D.噪声污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