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出观点 理性分析
廖某,北京人,下岗后一直无业,靠低保维持生活,平时开摩的赚点生活费。其妻杜某是河北人,生病前在北京打零工,自2007年6月患上尿毒症,一直在北京医院做血液透析治疗。不到半年,家里的几万元钱就花没了,亲戚朋友也都借遍了,实在是没有办法搞到钱了。后来,廖某看到刻章办证的小广告,考虑再三,他决定刻一枚假的北京医院门诊收费章。拿到假章后,廖某尝试了一次,果然蒙混过关。就这样,廖某给妻子做了将近4年的“免费”透析治疗。2012年初,事情败露,廖某被刑事拘留。在首次开庭时,廖某说:“我所做的一切只为让妻子能先不死。”
这一事件被披露后,引发了网民的大讨论。主要有以下观点:
观点一:廖某的所作所为,出发点是高尚的,他“骗”得有理。
观点二:廖某的行为不值得同情的,即使天大的理由也不应该“骗”。
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任选一种加以评析。如果你不同意以上两种观点,请写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北京的大型纪念活动不为仇恨,只为铭记历史守望和平。 这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坚定意志的彰显;这是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强决心和不可动摇的原则立场的宣示!
最让人感动的是抗战老兵乘车方队。这些老兵,是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战士,更是从苦难辉煌中奋进而来的英雄。他们的优秀品德值得我们青年一代学习和传承。
(1)结合第一课有关知识思考抗战老兵的哪些优秀品德值得我们青年一代学习和传承?
(2)铭记历史展望未来,青少年学生应该怎样关心社会发展?
材料:2015年9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该意见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积极探索创造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的美育活动形式,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意见要求:实施美育实践活动的课程化管理。美育实践活动是要纳入教学计划,实施课程化管理。建立学生课外活动记录制度,学生参与社区乡村文化艺术活动、学习优秀民族民间艺术、欣赏高雅文艺演出、参观美术展览等情况与表现要作为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内容。各级各类学校要贴近校园生活,。要以戏曲、书法、篆刻、剪纸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为重点,形成本地本校的特色和传统。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
(1)材料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谈谈该意见的颁布对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有何启示?
(3)请就如何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合理化建议。(3分。)
2015年8月12日深夜,天津滨海新区发生危险品爆炸事故。
面对火灾、爆炸等突发灾难,消防员们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冒着险情冲上去,他们因而被称为“世界上最帅的逆行者们”。 在社会遇到危难之际,消防员们为了社会,牺牲个人,这种精神极大地感动了广大在校学生。
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围绕“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展开讨论,结合自己的成长道路畅所欲言。最后大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个人。请你谈谈对这一结论的认识。
仔细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漫画中人物缺乏什么意志?这种意志的作用有哪些?
(2)你认为漫画中人物要克服自身缺点,应采取哪些磨砺意志的具体做法?
李明同学说:“日常生活中有‘万事如意、心想事成’的说法,所以挫折是可以避免的。”张宁同学说:“只有名人、伟人才有挫折,初涉人世的青少年可以例外。”
你认为他们谁的话正确?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