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测卫星沿地月转移轨
道到达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如图所示。之后,卫星在P点又经过两次“刹车制动”,最终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圆形轨道Ⅲ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到P点的速度大于沿轨道Ⅰ运动到P点时的速度
B.如果已知“嫦娥一号” 在轨道Ⅲ运动的轨道半径、周期和引力常数G就可以求出月球的质量
C.卫星在轨道Ⅱ上运动时在P点受的万有引力小于该点所需的向心力。
D.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到P点的加速度等于沿轨道Ⅰ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造卫星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一种叫做“蹦极跳”的运动中,质量为m的游戏者身系一根长为L、弹性优良的轻质柔软的橡皮绳,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1.5L时达到最低点,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弹性绳从原长达最低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C.动能增加了mgL
D.重力势能减少了mgL

关于功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据 P=W/t可知,机器做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
B.据 P=Fv可知,汽车牵引力一定与速度成反比
C.据 P=W/t可知,只要知道时间t内机器所做的功,就可以求得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机器做功的功率
D.根据 P=Fv可知,发动机功率一定时,交通工具的牵引力与运动速度成反比。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互成60°角的大小相等的两个水平恒力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物体获得的速度为v,在力的方向上获得的速度分别为v1、v2,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其中一个力做的功为()

A. B. C. D.

用比值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见的方法,下面四个物理量都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其中定义式正确的是()

A.电容C=Q/U
B.电容C=εS/4πkd
C.电场强度E=kQ/r2
D.电场强度E=U/d

如图,一带电液滴在重力和匀强电场对它的作用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由b沿直线运动到d,且bd与竖直方向所夹的锐角为4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此液滴带负电
B.液滴的加速度等于g
C.合外力对液滴做的总功等于零
D.液滴的电势能减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