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离水面高为H,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机A,用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救护困在湖水中的伤员B,已知伤员B的质量为m,不计空气阻力,在直升机A和伤员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水平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将伤员吊起。A、B之间的距离l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为:l =" H" - kt2 (SI制单位,k为给定常数),则在时间t内伤员的机械能增加了________; t 时刻悬索拉力的瞬时功率为______________。

科目 物理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的标号,选对一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三个得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分为0分)

A.晶体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而非晶体无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
B.由于液面表面层的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体表面存在张力导致小露珠呈球形
C.熵增加原理也可以表述为:一个系统的熵永远不会减少
D.当氢气和氦气的温度相同时,它们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相同

E.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吸收热量内能可能减小

在以下实验中,说法错误的有_________________
A.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的实验中,发现偏转角太小,需要换成更大倍率的档位,然后直接测量
B.在“探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为了保证质量不变,他认为可以把小车里的砝码取出来放到悬挂的沙桶中,以沙桶的总重力当作系统的合外力
C.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时,弹簧秤的外壳与纸面间接触且有摩擦,该同学认为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D.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该同学直接将弹簧的长度当成了弹簧的形变量,作出F-x图像,发现直线并不通过坐标原点,他认为该图像的斜率仍等于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大小
(2)如图所示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物体A和B系在轻质细绳两端跨过光滑定滑轮,让A,B由静止释放,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①实验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__(选填“A”或“B”或“AB”)
②实验中除了已知重力加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A.物体A和B的质量
B.遮光片的宽度d
C.光电门1、2间的距离h
D.遮光片通过光电门1、2的时间
③若实验满足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验证机械能守恒【用已知和②中测出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三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放热的物体,其内能也可能增加
B.能量耗散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观过程具有的方向性
C.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D.已知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若气体等温膨胀,则气体对外做功且内能增加

E.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则物体的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用一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20个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一工件的长度,结果如图甲所示,可以读出此工件的长度为 mm;图乙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圆筒外径时的示数,此读数为 mm。

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某小组使用位移传感器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一点A由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出滑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1)根据上述图线,计算0.4s时木块的速度v=_______m/s,木块加速度a=_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为了测定动摩擦因数μ,还需要测量的量是________(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3)为了提高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测量精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

A.A点与传感器距离适当大些
B.木板的倾角越大越好
C.选择体积较大的空心木块
D.传感器开始计时的时刻必须是木块从A点释放的时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