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   )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公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香港(亚洲周刊》引用辽宁省委组织部的数据说,该省在1992年前后有3.5万名官员辞职下海,另有700名官员“停薪留职”去创办企业。据《中华工商时报》的统计,当年度全国至少有10万党政干部下海经商。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B.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
C.进一步冲破“左”倾思想的束缚
D.对外开放政策的吸引

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

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B.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大伙儿对他的背叛

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写道:“1949年中国共产党人掌权以后,国家开展强大的运动来改变它的工农业结构……主要消费品工业按国家规定的价格购买原材料和销售产品,当这些工业在50年代国有化以后,它们的利润很快变成政府收入和国家储蓄的主要源泉。”当时新中国政府的这些做法()

A.使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得到了协调发展
B.积累了大量资金,促进了重工业的发展
C.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D.造成了生产关系严重脱离生产力水平

观察下面的漫画,其反映的突出主题是()

A.“一国两制”获得成功应用
B.国际反华势力支持“台独”
C.讽刺“台独”势力自不量力
D.解决台湾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世界史研究领域开始大谈“复辟与反复辟斗争”问题,其代表论文《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封建王朝复辟问题》指出:“任何一次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都是经过长期、反复、曲折、复杂的阶级斗争而实现的”,“反动的统治阶级”,“在被推翻之后”,“总是千方百计地企图复辟”。可见,当时世界史研究( )

A.受到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
B.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认真贯彻了“双百”方针
D.侧重英法国际关系的演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