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C.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布罗代尔在《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5世纪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作者所指的“奇迹”主要是指(  )

A.欧洲人对地理概念认识逐渐清晰
B.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C.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
D.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1492年,哥伦布率三艘帆船起锚西航,议定的条件是哥伦布若在东方开疆拓土则可任当地总督,但土地财富的十分之九要归西班牙王室。由此可见探险远航的本质是(  )

A.拓展生存空间 B.延伸贵族王权
C.殖民掠夺活动 D.奴役他方民众

时代精神凝结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到特区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其说明了(  )

A.我国工业化建设成就
B.“双百”方针的执行情况
C.改革开放的实践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出现了众多方针和口号。下列方针和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③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④“以阶级斗争为纲”

A.②③④① B.④①②③
C.②③①④ D.④②①③

下文摘自某书局发行的教科书前言,据此判断该教科书出版时期为(  )

二、无产阶级的新教材的编写,是一桩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新事业,我们正处在摸索和尝试的过程中,缺点和错误是难免的,我们殷切地期望各地革命委员会广泛征集革命的学生、革命的教员、革命的工人提出意见和批评。

A.1949—1956年 B.1956—1966年
C.1966—1976年 D.1978—1988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