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按以下步骤探究某一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的酸碱度。
[猜想或假设]溶液的pH可能为(请将你的假设填入空格中):①pH < 7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
[设计和实验]要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除有正确的操作步骤外,其中不能采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______(填序号)来进行实验。
①pH试纸 ②紫色石蕊试液 ③酚酞试液
组内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乙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湿润,然后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丙同学:将pH试纸直接浸入氯化钠溶液中,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评 价]三位同学中操作规范的是_________同学。指出其余同学操作上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和分析]丙同学得出:“凡是盐溶液的pH都等于7”,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如不正确请举一例说明(如正确,此空不用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有一瓶化肥的标签已脱落,只知道它是NH4Cl、(NH4)2SO4、NH4HCO3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请你完成以下探究:
[猜想]猜想①:该化肥是NH4Cl,
猜想②:该化肥是________,
猜想③:该化肥是NH4HCO3,
猜想④:该化肥是尿素.
[实验探究]
(1)取少量样品在研钵中与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证明猜想________不成立;写出其中一种化肥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1,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水振荡,再选图2中________滴入试管中,若无气泡放出,则猜想________不成立.
(3)在步骤(2)的试管中再滴入图2中的________,若________,则猜想①成立;若________,则猜想②成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
(1)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硝酸铵 ②磷酸二氢铵 ③硝酸钾 ④硫酸钾
(2)某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硝酸钾溶液,需要硝酸钾的质量为________g.
(3)现有一种无色的营养液,可能由KNO3、Ca(NO3)2、K2CO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进行有关推断:
①由实验1可确定原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________;
②根据实验1、实验2推测原营养液的组成可能有________种情况;
③若测得原营养液中K+和Cl-的数目之比为1︰1,则原营养液的组成中的溶质是________.
某化肥KNO3样品在运输存放过程中可能混进了NH4Cl、(NH4)2SO4,K2CO3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如图所示进行检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A是______。(写化学式)
(2)实验步骤③的现象可以说明混进的物质是___ ___。
(3)实验证明,溶液E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式)___ ___。
(4)实验过程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___。
(5)实验步骤④的现象______(填“能”“不能”之一)证明(NH4)2SO4一定混进了化肥中.请说明判断的理由:___ ___。
现有四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并向其中滴加了酚酞或石蕊溶液(如下图所示).
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钠溶液呈中性.选用下列药品继续实验:铁、氧化钙、氧化铁、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
请依据实验回答问题:
(1)B中溶液是________.
(2)取A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甲,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甲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C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乙,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无气泡产生,则乙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取D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丁,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同时产生气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
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锥形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二):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三):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猜想(四):废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讨论与交流】
小明认为猜想(一)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________.
【实验与结论】
(1)为验证猜想(二),小强同学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于是小强认为猜想(二)正确.小强的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二)的正确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丽为验证猜想(三),选用大理石做试剂.若猜想(三)是正确的,验证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验证猜想(四)是否正确,下列试剂中可选用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氢氧化钠溶液 ②氯化钙溶液 ③稀盐酸 ④氯化钾溶液
【拓展与应用】
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HCl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________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此方法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