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嫦娥一号”已于2007年10月24日以近乎完美的方式迈出了“准时发射,准确入轨,精密测控,精确变轨,成功绕月,成功探测”的关键六步。若已知月球质量为M,半径为R,万有引力恒量为G,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0,以下畅想可能的是( )
A.在月球表面上荡秋千,将人视为质点,秋千质量不计、摆长不变,摆角小于90°,若秋千经过最低位置时的速度为ν0,则人能上升的最大高度是![]() |
B.在月球上发射一颗绕它运行的卫星的最小周期为![]() |
C.在月球表面以初速度ν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
D.在月球上发射一颗绕它运动的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为![]() |
以下关于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干涉现象是波的特征,因此任何两列波相遇时都会产生干涉现象 |
B.因为声波的波长可以与通常的障碍物尺寸相比,所以声波很容易产生衍射现象 |
C.声波是横波 |
D.纵波传播时,媒质中的各质点将随波的传播一直向前移动 |
一列波从空气传入水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 )
A.波速 | B.波长 | C.频率 | D.振幅 |
一质点做简谐振动,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t=4s时,质点的 []
A.速度为正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 |
B.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 |
C.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
D.速度为零,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 |
做简谐振动的质点在通过平衡位置时,为零值的物理量有 []
A.加速度 | B.速度 | C.回复力 | D.动能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 ![]() |
B.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是 ![]() |
C.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那么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所释放的核能为 △E=(m1+m2-m3)c2 |
D.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b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那么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将要吸收波长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