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 )
| A.100只 |
| B.200只 |
| C.300只 |
| D.400只 |
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只包括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
| B.细胞外液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种类和大小 |
| C.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可使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改变 |
| D.神经——体液调节网络,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
下右图示意一个反射弧的结构。就此图分析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
| A.直接刺激肌肉可以引起其兴奋收缩,但不能在g、f、e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
| B.若f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在肌肉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
| C.若g以下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在f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
D.刺激皮肤引起 肌肉收缩时,可在e、f、g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
运动性失语症和听觉性失语症所表现的部分症状分别
| A.不能运动;没有感觉 |
| B.不会讲话;看不懂文字 |
C. 听不懂别人的谈话;看不懂文字 |
| D.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已的意思;听不懂别人谈话 |
右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③④ |
| B.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葡萄糖的含量 |
| C.与过敏反应有关的抗体存在于图中的②③④ |
| D.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B端与A端相比较,明显增加的物质是CO2和尿素 |
右图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 |
| B.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c |
| C.经④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 |
| D.③内的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