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
| A.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 B.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
| C.清朝沿用内阁制度 | D.清朝设立军机处 |
《校邠庐抗议》是早期维新派冯桂芬于1861年完成的作品,在该书的一系列政论中,明确提出“采西学”“制洋器”的主张,由此可知冯桂芬表达的思想应该是
| A.反抗侵略 | B.政治改良 |
| C.中体西用 | D.全盘西化 |
梁启超曾断言:“吾畴昔确信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对其思想解读正确的是
| A.极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B.否定了民主共和制度的进步性 |
| C.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 D.体现了其托古改制的特点 |
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 |
| 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君权神授”思想 |
| C.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如出一辙 |
| D.排斥其他学说,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 A.格物致知 | B.发明本心 |
| C.知行合一 |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
图《同(治)光(绪)十三绝》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家传之宝。此图主要体现了
| A.京剧是在徽戏、汉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
| B.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 |
| C.京剧在同光年间曾中断 |
| D.京剧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