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莲
刘因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①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眠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注】①青房:莲蓬。
(1)首联和颔联写了秋莲哪些特征?请用自己的话作答。
(2)请简要分析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以下小题。
忆秦娥·娄山关①
1935年2月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释】①娄山关,又名太平关,位于遵义市北娄山脉中段,是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上的关口,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为了继续长征,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准备于泸州与宜昌之间渡过长江,但遇到阻碍,毛泽东果断地决定二渡赤水折回遵义,于是再次跨越娄山关。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前两句,词人通过感觉、听觉、视觉勾勒出清晨凄清的场景,其用词造境,呈现出一种暗淡冰冷的色调。 |
B.“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中“碎”的意思是“凌乱”,生动地表现了马蹄踏在结了霜冻的岩石上发出的细碎、杂乱的声音。 |
C.“雄关漫道真如铁”中,“雄关”指雄伟险要的关口,即娄山关,“漫道”指道路漫长,“真如铁”指真像钢铁铸成的那样牢不可破。 |
D.“而今迈步从头越”中,“从头越”表面是说红军从山头上越过,深层含义是革命遭受挫折,要重新开始跨越艰险,夺取胜利。 |
用一句话说说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
画 堂 春
宋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撚(niǎn):持取,捻弄。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阅读白居易《舟中读元九①诗》,完成后面题目。
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注] ①元九,唐诗人元稹。元稹曾与白居易一同倡导“ 新乐府”运动。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元被贬通州(今四川达县一带),白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诗的前三句,诗人以“灯前”“灯残”“灭灯”三个极富个性的景象前后映照,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的末句描绘的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怎样的图景?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初冬夜饮
(唐)杜牧
淮阳①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注】①淮阳,指西汉汲黯因切谏被贬,最后死于淮阳之事。作者作此诗时,被流放为黄州刺史。该诗结尾句表达诗人的情感。
赏析这首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34-35题(共5分)
客发笤溪
叶燮
客心如水水如愁, 容易归舟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 故山月已挂船头。
[注]①叶燮(1627-1703),清代诗论家。②笤溪是流经诗人家乡吴兴的一条河流。“客心如水水如愁”是如何表现“愁”的?
诗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