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题。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总人口(万人)
35
167
701
0~14岁(%)
35.27
14.63
8.5
15~64岁(%)
58.36
83.15
90.39
65岁及以上(%)
6.37
2.22
1.11

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该市人口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②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增加了劳动力 ④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该城市最可能是(    )

A.拉萨 B.深圳 C.西安 D.沈阳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
①三峡库区移民迁往东部沿海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
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A.人口密度 B.人口构成
C.人口容量 D.人口素质

读二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根据图中各移民流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拉丁美洲到北美的移民是三大移民流之一
B.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
C.由贫穷区域流入富裕区域是移民的主要方向
D.人口移动主要是由经济原因所致

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 )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亚洲

2013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3亿人次,同比增长12.5%。由于春节前务工流、学生流、探亲流出现重叠,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地区,客流压力最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春运期间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地区的客流压力,反映出()

A.这些地区主要为人口迁出区
B.这些地区主要为人口迁入区
C.春运客流方向主要在城市之间
D.当地已进入逆城市化发展阶段

北京等地的务工流和学生流,说明影响当地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

A.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B.政治因素、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其他因素

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C.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期相符合的国家是()

A.尼日利亚 B.韩国 C.澳大利亚 D.美国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四个地区中最先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图中①所示国家可能是( )

A.印度 B.古巴 C.韩国 D.德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