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组织了一个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有关 “南京大屠杀”真实再现的课题研究,在众多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
| C.侵华日军撰写的回忆录 |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 |
《汉书·诸侯王表》记载“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真实意图是
| A.仿效周朝,实行分封制以巩固统治 |
| B.郡国并行,加强中央集权 |
| C.分化事权,消除地方割据隐患 |
| D.分化诸侯实力,削弱王国力量 |
该图描绘了我国古代的播种工具,下列现象与其发明者无关的是
| A.耦犁的推广 |
| B.翻车的发明 |
| C.代田法的推行 |
| D.条播机雏形的出现 |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西汉和秦朝相比,中央权力机构最大的变化是
| A.出现了内外相制的权力结构 | B.扩大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监察体系 |
| C.加强了三公九卿的官僚体系 | D.增强了以丞相为首的中枢机构权力 |
历史是复杂的。有时错误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看法的是
| A.秦二世而亡,汉初无为而治,轻徭薄赋 |
| B.秦二世而亡,汉初部分恢复西周旧制 |
| C.隋二世而亡,唐任贤纳谏,以民为本 |
|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的法令 |
秦朝郡县制度之所以能够适应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在于
| A.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
| B.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
|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
| D.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不能世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