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为电视机显像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左端尾部是电子枪,被灯丝K加热的阴极能发射大量的“热电子”,“热电子”经过加速电压U加速后形成电子束,高速向右射出。在显像管的颈部装有两组相互垂直的磁偏转线圈L,图乙是其中一组“纵向”偏转线圈从右侧向左看去的示意图,当在磁偏转线圈中通入图示方向的电流时,在显像管颈部形成水平向左(即甲图中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使自里向外(即甲图中自左向右)射出的电子束向上偏转;若该线圈通入相反方向的电流,电子束则向下偏转。改变线圈中电流的大小,可调节偏转线圈磁场的强弱,电子束的纵向偏转量也随之改变。这样,通过控制加在“纵向”偏转线圈上的交变电压,就可以控制电子束进行“纵向”(竖直方向)扫描。同理,与它垂直放置在颈部的另一组“横向”偏转线圈,通入适当的交变电流时,能控制电子束进行“横向”(水平方向)扫描。
两组磁偏转线圈同时通入适当的交变电流时,可控制电子束反复地在荧光屏上自上而下、自左而右的逐行扫描,从而恰好能将整个荧光屏“打亮”。如果发现荧光屏上亮的区域比正常时偏小,则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引起的 ( )
A.阴极发射电子的能力不足,单位时间内发射的电子数偏少 |
B.偏转线圈在显像管的位置过于偏右 |
C.加速电场电压过低,使得电子速率偏小 |
D.通过偏转线圈的交变电流的最大值偏小,使得偏转磁场的最大磁感强度偏小 |
(多选)某物体以3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 g 取10 m/s 2 。5 s内下列关于物体的运动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路程为65m |
B.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向上 |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 |
D.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s,方向向上 |
(多选)如图所示,以8 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 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m/s 2 ,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5 m/s 2 。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
D.如果距停车线5 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
如图所示是一质点从位移原点出发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s末质点离开原点最远 | B.2 s末质点回到原点 |
C.3 s末质点离开原点最远 | D.4 s末质点回到原点 |
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起动到停止一共经历 t =" 10" s,前进了15 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A.1.5 m/s | B.3 m/s | C.4 m/s | D.无法确定 |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A.亚里士多德 | B.伽利略 | C.牛顿 | D.爱因斯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