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一根长导线弯成“n”形,通以直流电I,正中间用不计长度的一段绝缘线悬挂一金属环C,环与导线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在电流I增大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环C中无感应电流产生 |
B.金属环C中有沿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
C.金属环C仍能保持静止状态 |
D.悬挂金属环C的竖直线拉力变小 |
某原子核吸收一个中子后,放出一个电子,分裂为两个α粒子.由此可知( )
A.A=7,Z=3 | B.A=7,Z=4 |
C.A=8,Z=3 | D.A=8,Z=4 |
一放射源放射出某种或多种射线,当用一张薄纸放在放射源的前面时,强度减为原来的,而当用1 cm厚的铝片放在放射源前时,射线的强度减小到几乎为零.由此可知,该放射源所射出的( )
A.仅是α射线 | B.仅是β射线 |
C.是α射线和β射线 | D.是α射线和γ射线 |
近几年来,原子物理学家在超重元素的探测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1996年,科学家在研究两个重离子结合成超重元素的反应时,发现生成的超重元素的核经过6次α衰变后的产物是
,由此判定生成的超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是( )
A.124、259 | B.124、265 |
C.112、265 | D.112、277 |
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在电场中分成A、B、C三束,如图所示,其中( )
A.C为氦核组成的粒子流
B.B为比X射线波长更长的光子流
C.B为比X射线波长更短的光子流
D.A为高速电子组成的电子流
原子核X经β衰变(一次)变成原子核Y,原子核Y再经一次α衰变变成原子核Z,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核X的中子数减核Z的中子数等于2 |
B.核X的质子数减核Z的质子数等于5 |
C.核Z的质子数比核X的质子数少1 |
D.原子核X的中性原子的电子数比原子核Y的中性原子的电子数少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