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及甲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题。关于甲城气候特点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有
A.气温年较差小,纬度低且受暖流影响 | B.气温年较差大,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 |
C.冬季降水丰沛,受信风和地形的影响 | D.夏季降水稀少,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
与甲城地区相比,乙城地区
A.水热配置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 B.副热带高压带南移该地,1月降水较少 |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7月气温较高 | D.受到东南信风影响,港口附近风浪较大 |
下图是世界两岛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关于两岛屿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两岛附近都有暖流经过,方向相反;②两岛地势都是东高西低;③甲岛的比例尺小于乙岛;④两岛都处于板块边界()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
关于两岛的气候,正确的是()
A.甲岛东部受地形和暖流影响,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 |
B.甲乙两岛都以热带型的气候为主 |
C.7月份两岛东部受东南风影响,降水丰富 |
D.1月份两岛都盛行西北风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策划了“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的活动,线路分布如下图所示。图中标注的日期为各地入秋时间(我国气象部门规定的“入秋日”是指日均温连续5天小于等于22℃时的第一天)。完成以下问题。我国各地入秋时间的序列是()
A.路线①的秋色是从南往北演进 |
B.路线②的秋色是从中部往南、北演进 |
C.路线③的秋色是从南、北往中部演进 |
D.路线④的秋色是从东往西演进 |
影响路线③的入秋时间序列的原因是()
A.纬度与大气环流 | B.纬度与地形 |
C.地形与大气环流 | D.人类活动 |
我国西部地区某造纸企业为获取最大利润,对其不同选点的平均成本费用(a)和产品价格(b)进行调查,形成如下图所示曲线。政府为了降低造纸工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要求该企业增加治污设备,加大治污投入,基于此()
A.产品的价格将上升 |
B.该企业利润可能下降,但分布范围将扩大 |
C.图中n点与q点之间的距离将会减小 |
D.图中m点的成本将增加,r点的利润将上升 |
下图为我国沿26°N 1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⑤地比④地气温高的原因是()
A.⑤地海拔低,气温高 | B.⑤地受暖气团控制的时间长 |
C.⑤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晴天多 | D.⑤地降水多,大气的保温效应好 |
有关图中各地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气温日较差大于③地 | B.7月,②地等温线向南凸出 |
C.⑤地气温年较差小于③地 | D.1月,②地等温线向北凸出 |
下表为区域人口抽样统计表,根据表格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年龄 |
0~14岁 |
15~60岁 |
60岁以上 |
总计 |
|
甲 |
人口数(万人) |
2000 |
6500 |
1500 |
10000 |
死亡率(%) |
0.6 |
0.6 |
2.5 |
3.7 |
|
乙 |
人口数(万人) |
3500 |
6000 |
500 |
10000 |
死亡率(%) |
0.75 |
0.7 |
2.2 |
3.6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出生率与死亡率②人口出生率由人口基数决定,基数大,出生率就高③死亡率由人口数量决定,人口越多,死亡率越高④人口增长数量与人口基数有重要关系,一般人口基数越大,增长数量越大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①乙表示发展中国家,甲表示发达国家②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③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④甲地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