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全汉昇、包伟民统计的《北宋赋税结构表》(单位:万贯。征榷,是指国家专卖收入)。对此表解读错误的是
时间 |
租税(正赋)收入 |
征榷收入 |
商税收入 |
农业税:非农业税 |
至道末(997年) |
2408.1 |
1167.7 |
400 |
61:39 |
天禧末(1021年) |
2641.2 |
2670.0 |
1204 |
40:60 |
熙宁十年(1077年) |
2021.3 |
4248.4 |
868.8 |
28:72 |
A.农业税比例逐年下降,说明北宋政府降低农民赋税
B.非农业税比例上升,在一定时期内影响了商业的发展
C.征榷收入增长,表明北宋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力度
D.北宋赋税结构的变化,是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
①反传统、反教条②反对君主专制③属于资产阶级性质④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需求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的观点中,最能体其民主性的是
A.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 B.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
C.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 D.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指
A.李贽 | B.黄宗羲 | C.顾炎武 | D.王夫之 |
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守仁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A.“仁” | B.“心外无物” | C.“理” | D.“格物致知” |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
C.王阳明的“心学” |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