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瘦肉精事件的炸雷、上海染色馒头的喧闹,食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而这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背后都有化学添加剂的阴影。这类问题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 )
A.新航路开辟 | B.第一次工业革命 |
C.第二次工业革命 | D.第三次科技革命 |
为解决边疆驻军的粮食供应问题,明初规定盐商必须赴边塞纳粮,由官府酬给盐引,商人持引至官府控制的盐场支盐,方可贩卖取利,这叫“开中法”。到明中期,开中法逐渐废弛,改行折色制,规定商人只要交纳现银,即可办引行盐。这一变化()
A.反映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
B.导致“民日贫,财日匮”困窘局面 |
C.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
D.严重挫伤了盐商运粮换盐的积极性 |
杰斐逊曾经说过:“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最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
A.众议院议员的产生 | B.选民资格的确立 |
C.大法官的终身制 | D.三权分立的建构原则 |
法国享有“宪法试验场”之称。从1789年到1870年的81年间制定过11部宪法,这在世界各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下列相关解读正确的有( )
A.《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为法国第一部宪法 |
B.1791年宪法规定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
C.“宪法试验”是近代法国政治动荡的表现 |
D.直至第11部宪法法国的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
俾斯麦说“德国宪法的制定不仅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是得益于美国”,这主要表现在()
A.德意志帝国皇帝权力受到严厉制约 |
B.德国实行了联邦制 |
C.德国设立了责任内阁 |
D.议会拥有立法权 |
据史料记载,唐初诏令男20岁、女15岁即要结婚成家。唐玄宗又敕令,男15岁、女13岁,听婚嫁。“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人口增长 | B.稳定地方秩序 |
C.完善政绩考核 | D.增加政府收入 |